青年國會改革宣言:〈在擺脫七百個皇帝的壓榨之後〉

三十年前,野百合學運為台灣的民主轉型拉開序幕。當年的學生,不願再忍受「七百個皇帝」的壓榨,不願再同意以維持「全中國」代表性為藉口,讓在中國選出的老立委、老國代、老監委萬年不改選,不願再接受背棄「主權在民」原則、背棄當代民主公民自我統治原則的威權統治;學生站出來,要求「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

三月學運之後,我們歷經國大代表全面普選、立法院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一次次由台灣人民行使主權的過程,在承繼外來政權政府體制的歷史條件下,選出能夠彰顯國民意志的國會,並逐漸形成了一座自決命運前途與追求共同政治生活的島嶼。

三十年來,台灣國家之形成、自決主體之確立,以及民主轉型之成功已經成為歷史趨勢。在擺脫七百個皇帝的壓榨之後,蓬勃的社會力發展不斷培育出新一代、以青年為主體的改革行動;民主的國會普選甚至成為世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政體和平轉型的典範,並成就出台灣作為擔當東亞區域穩定的關鍵要角。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面對著外在中國武力兼併威脅,以及內部治理矛盾所可能引發的自我毀敗。承繼野百合的歷史遺產,我們擁有民主的國會,卻不代表已孕育出理想的制度,足以充分面對外部危機與持續凝聚內部共識;承繼政府體制的殘缺、積弊已深的議事文化,民主轉型的未竟之業還考驗著當代的我們。

台灣採取具「半總統制」特徵的特殊中央政府體制,然而在執政黨取得國會穩定多數,且總統兼任黨主席的情況下,反而造成「強行政,弱國會」的失衡現象。不僅行政體系主導立法院通過之法案內容,欠缺聽證制度與完整調查權的國會,也難以有效監督行政部門。國會是選民意志之集結,也是維繫台灣人道德主體實踐自決的制度載體。但是,當國會淪為行政機關的橡皮圖章,無力回應民意,即無法實現立法機關理應呈現的制度功能,也失去民主體制自我修正的機會,更遑論凝聚共同體追求永續價值的能力。… 繼續閱讀

【經濟民主連合新聞稿】20200305

「未聞島名-野百合學運三十週年系列活動」新聞稿

今年三月適逢野百合學運30週年,今(5)日臺灣學生聯合會、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台灣公民陣線、經濟民主連合等公民團體及青年團體,共同宣布「未聞島名 — 野百合學運三十週年系列活動」及年輕世代對於新國會五大訴求,當年野百合學運的參與者立法委員范雲也到場支持,並簽署青年世代的「訴求承諾書」。

此次系列活動負責人、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吳奕柔表示,「民主是台灣社會的未竟之業」,30年前野百合學運終止萬年國會後,台灣仍經歷多次大規模的學生及社會運動。2004年的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對抗體制對弱勢者的暴力,2014年三一八運動台灣公民與青年佔領國會抵抗中國極權對外的擴張,至一年後全台反高中課綱課綱運動,欲擺脫教育領域的保守意識並注重台灣歷史意識,台灣公民社會與青年學生不斷透過行動捍衛台灣的自由、民主及人權,「未聞島名」的活動名稱,也代表著青年學生企盼「聽見屬於這座島嶼的名字」的初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