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的「出線」說了什麼

文|林秀幸|國立交通大學人文及社會學系副教授、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

這次選舉結果顯示的是一個「很明確」,加上一個「很模糊」。明確的是蔡總統大勝的意義,模糊的是民眾黨第一次參選就拿下國會第三大黨的政治意涵,然而這個「很模糊」也可能正是台灣政治未來需要著力之處。

民進黨獲得「抗中保台」的政治 scenario

蔡總統從去年1124以來,民調最低時曾經掉到10幾趴,但是卻在一年後獲得有史以來總統大選的最高票。我們可以確定的說,民進黨政府在這一年的時間內,不可能進行多大的變革,比較多的是黨選舉方式的改變和加強,以及短時間內可以進行的應變措施。那麼最大的勝選因素是什麼呢?相信大家都可同意的是,外部情勢的發展。包括美中貿易戰引發的國際民主陣營對中國的圍堵或至少拉警報,以及最為波瀾壯闊的香港人民爭取民主人權之役。兩者也互相影響互相加強其整體效應。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和不分區立委候選名單的強烈傾中,正好呼應香港與國際情勢形塑的「抗中」scenario,讓去年1124缺乏整體政治敘事(narration)的蔡總統,在這個新的情勢中獲得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治品牌「抗中保台」,並可能加大成為台灣人民今後幾年的政治意識形態。這個明確的訊息和國家方向,讓蔡政府頓時獲得強烈的正當性,也形塑了台灣在國際情勢中的位置定泊:站在美日和歐洲民主陣營的這邊,對抗中國的帝國野心。這是台灣這次選舉的最大收穫,讓圍堵中國的國際情勢穩定前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