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鶯歌陶瓷文化輕旅行(謝邑霆)

 

【鶯歌陶瓷小旅行~記遊】
當到達鶯歌火車站時,發現我們連前站後站都分辨不清,才知道原來鶯歌火車站附近經歷了市鎮中心的轉移,過去主要商店集中地位於文化路的前站,而後因為機關建築逐漸老舊,遷移至後站重建後,經濟重心逐漸隨之轉移至後站的建國路。三峽雖然就在鶯歌隔壁,但通往鶯歌的交通卻非常不便,常常一班公車錯過之後,就得在等上40分鐘以上,這也許和三峽一直以來交通不發達相關;相形之下,鶯歌則早就有鐵路。也因為這樣的差異形成互補,煤礦產量豐富的三峽與交通便利可作為集散地的鶯歌剛好可以互補,形成一個產業聚落,因而也造就了鶯歌早期煤炭運輸在台灣成為前三大的榮景。今日主題─鶯歌陶瓷,其中有許多陶器創作也是以茶具為主,恰恰又與三峽的茶產業互成一對,想來應該不是巧合。
陶器是人類最早開始製造使用的器具之一;到了近代更成為藝品,重視型態、釉彩。學習製陶,就如同任何一種技藝,是需要經過時間的研磨的,包含捏製、上釉、燒製等等過去製作陶坏沒有自動化的裝置,使用的是沉重的腳踢轆轤,製陶師傅往往是夫妻兩人一同合作,一天下來製作近千個碗盤,是一個十份耗費體力的工作。上釉的技巧也需要多年的經驗才能嫻熟,這是因為生釉料在燒製後顏色會產生變化,如何在上色時能夠在腦中精確描繪出燒製後的樣貌而能調和色彩,是技術的核心。雖然熟釉料因為能預先經過燒製,因此較能掌握其色澤,但燒製後顏色卻不如生釉鮮活,可以說真功夫是偷懶不得的。
釉料的成分、燒製溫度和方法會決定其成色,如含鐵的釉料能夠燒出青瓷,但如果時間沒有掌控好顏色就會開始變得褐黃;雖然現在大多使用電窯或瓦斯窯燒製,但使用柴火燒製則能夠藉由木灰不均勻地灑落在陶器上而產生特殊的色澤(但現在也發展出含木灰的釉料);含有鋅結晶的釉料能夠使陶器表面「長」出各不相同的結晶圖樣,鋅的濃度、溫度和燒製時間都會影響,為了精確控制溫度,大多使用電窯。加熱、降溫的過程都必須耐心地控制溫度升降,不能任由溫度急遽變化,否則陶器便很可能破裂(但亦有藉由降溫較快而生成裂紋圖樣作為裝飾的「裂紋釉」);柴燒尤其不容易,光是加熱就必須花費兩三天時間生火,過程中必須一直有人注意著爐內溫度;天氣等因素也會影響燒製的成敗。燒製不易,一般陶器的平均良率約僅六七成,製作特別困難的陶器良率甚至可能僅有三成,高密度的心力和勞力、技術、材料成本、燒製費用、製作費時,與現代化工廠的便利、效率、大量、低成本導向完全相反的生產模式,既是陶器價格高昂的原因,同時也是鶯歌陶瓷產業逐漸沒落的主要因素─艱苦的環境導致後繼無人,人工製陶的工廠逐漸減少,多轉變為以模具大量製作。… 繼續閱讀

懷德居遊記by 蘇育萱

風和日麗的早晨,今日是與經民連的夥伴一同前往八里老街與林口懷德居的參訪,路途中行經高架橋,坐在窗邊俯瞰下,映入眼簾的是二重疏洪道親水公園,與夥伴們聊到此地景,才驚然聽到當初為了打造二重疏洪道親水公園,所發生的迫遷事件,翻轉了這個我兒時遊戲、騎腳踏車的美好記憶,原來童年記憶背後乘載了故事中的傷痛與苦難,而這一切被一片市民讚賞的綠地所埋葬了。
來到了八里,抵達第一站-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恬靜的紅樹林保留區孕育著多樣的生命,有水筆仔的搖曳,彈塗魚與招潮蟹交互在溼地上跳著與走著,當然挖子尾也是漁民維持生計的重要之地,一路上的指示牌,自然能看出端倪,挖子尾的傳統漁船多為平底的舢舨,這類的平底船適合在沿海的淺水域操作,停船時,就泊在灘地,不需要碼頭。

而持續漫步之時,看到了挖仔尾吳府王爺廟,也能感受信仰與當地漁業的緊密關係,路途中的紅磚所堆砌的老屋,又讓此地添上一層不同與都市大樓的清雅之感,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坐落在路口要道旁的柑仔店,對比現今社會模板化的便利商店,柑仔店的招牌上還有一隻皮卡丘作為鎮店之寶,也讓柑仔店不失「人」味,還有些許童趣。


隨後,我們到了八里老街享用午餐,結束後,我們前往坐落在恬靜山林中的中式三合院-懷德居,一進去,牆上放置許多學生作品的模型,每一樣都極富特色,創意顯露無遺,懷德居是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林東洋」教授的老家,一開始因為林教授退休後,想把自己的珍貴建築類書籍及建築模型捐給北科大,學校不接受,於是回到老家,將「懷德居」建置為圖書館,又名為「懷德居家具知識館」,而林東陽教授的第二個夢想是打造一所木工學校,這所由舊豬舍在2006年所創立的「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突破傳統技職教育的限制,透過「做中學」的精神,培養學員設計與實做的能力,採取混齡教學,沒有統一進度與課程,招收學員不論學經歷,無經驗可,學生雖然不多,但每次開放報名,很快耶都滿額了,而林教授也提及,能夠創立這所木工學校是靠著向各地募款而來,創立木工學校的背後是因為深知家具產業市場萎縮,「木工價值」也可能因為在全球市場化的洪流所淹沒,振興木工教育的目的除想回饋社會,還有想為了守護價值而努力,當然言談中,也感受得到教授也相當為他的學生感到驕傲,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裡可以自由創作、探索自我、理解自己需求,當然,也有不少學生,獲得國際家具大獎,創造力的注入,也活化了作品的生命力。

爾後,我們參觀工作室,看著每位學生專注地揀選木材、雕刻,仔細觀察,發現許多木頭都是經過反覆利用,一問之下才明白,學生們都相當具有環保意識,透過撿拾廢棄的木頭,從新削皮、切割、組裝,運用巧思,完成每個人腦海中所刻畫出對於作品的圖像,每個人各自有著不同的動機,為自身的作品付出努力,有些是希望給孫子做一個書櫃、有些是家裡需要一張小板凳,希望家裡有耐用的家具、手作的比較細緻也比較堅固,有些是家人可以用著自己手做的桌子,大家一起吃飯,作品是依循著個人情感中所生成的,這樣的勞動,把個人肉身與實物重新牽繫在一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