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膨脹的評比,越縮越緊的社會

文/林秀幸(經濟民主連合會長、經濟民主連合智庫文化思想組召集人)

高虹安事件除了暴露她個人的價值觀和人格特質之外,倒也意外提供我們一個機會對我們社會進行某種反省。

先以一個徵人過程談起。敝系在去年開了2個教師缺額,卻來了一百多位博士應徵,履歷擺在系上辦公室堆積如山。應徵者當中不乏發表在 SSCI 數量頗豐之人,也不乏已經在國際知名出版社出書者。但是,最終,我們挑出來的同事,卻是發表量沒這麼多,也還沒有在國際知名出版社出書的應徵者。理由是,我們真的用心去讀了他們發表的論文和書。起碼我個人,就花了相當多時間埋首在那些如丘陵般起伏的履歷當中。… 繼續閱讀

正視中共法律戰:台海是中國內海?國民黨又為何站在中國立場譴責美國?

文/陳方隅(台灣公民陣線執行委員、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李昱孝(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原文刊載於〈上報〉: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48100

美國第七艦隊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皇家港號」5月10日通過台灣海峽。(取自第七艦隊)

中共對台灣的威脅,除了軍事威脅之外,很多時候是沒有煙硝的,尤其是所謂的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前兩者我們都耳熟能詳,就是所謂的資訊戰、認知作戰、內容農場、假訊息這些,而法律戰方面,雖然看似離我們日常生活很遠,但其實一直都打得火熱。

在今年(2022)的六月份,有兩件大事值得我們關注。首先是習近平發表的「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第二則是關於台灣海峽,而這也是本文所關注的重點。中國軍方近期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公開向美方主張: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六月初時聲稱: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台灣海峽是由兩岸的海岸向海峽中心延伸,依次為中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以下簡稱EEZ)。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