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剝蝦皮】讓蝦皮控制企業金流有多危險

經濟民主連合今日(8/4)上午繼續召開每日記者會,智庫召集人賴中強以「黑字倒閉」及「誠實蜜蜂拖欠廠商貨款」的案例,說明讓蝦皮經營電子支付控制企業金流有多危險。經濟民主連合並提出嚴正呼籲,鑒於中國騰訊集團對於蝦皮的重大影響力,蝦皮增資經營電子支付案對於台灣經濟自主、金融穩定、國家安全有嚴重負面影響,如果投審會讓本案通過,投審會執行秘書張銘斌就是嚴重失職,應該下台負責。

蝦皮背後就是中國騰訊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表示,蝦皮背後就是幫中國共產黨經營網路社會監控工程的騰訊。雖然金管會官員說騰訊持股不到百分之三十,說然蝦皮說其母公司SEA集團是新加坡企業,創辦人李小冬是新加坡籍,但是在SEA集團的財報裏白紙黑字記載:「根據我們的創辦人(李小冬)與騰訊公司之間所簽定的『不可撤銷代理權』,騰訊同意將其所持有普通股份表決權,指定我們的創辦人作為其代理人」、「自2021年3月5日起,我們的創辦人與騰訊公司就其所持有的普通股份計算,共擁有合計61.1%的表決權力」、「我們的創辦人與騰訊公司對本公司業務握有重大影響力,包括併購、合併、全部或大部分資產出售、董事選舉及其它許多重要公司決策」。所以中國騰訊透過與李小冬的股東協議,對於蝦皮母公司SEA集團有控制能力,這樣的投資案,投審會不應該核准。

蝦皮控制企業金流的危險性

蝦皮是台灣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他已經掌握了台灣經濟的「物流」,可以決定商品上架、下架,可以決定個別商店的廣告投放與網路流量;他已經掌握了「資訊流」,每天收集台灣數百萬消費者的個資與消費偏好;如果再讓他經營電子支付,就會掌握企業與消費者的「金流」。… 繼續閱讀

【十天剝蝦皮】免運打下的江山,蝦皮圖的是什麼?從產業經濟角度頗析中國企業思維

蝦皮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蝦皮支付)增資申請期限剩最後十天,經濟民主連合今日召開記者會,從產業經濟學、產業的角度分析蝦皮憑什麼在台不斷推出這麼多的優惠活動,背後的目的或動機又可能是什麼。經民連同時也於臉書標題為「騰訊滾出台灣 投審會駁回蝦皮」照片特效框,鼓勵民眾一起更換集氣關注蝦皮案。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蔡明芳教授表示,蝦皮頻頻推出殺價來搶市佔率,主要原因就是獲得消費者data,這些資料包含消費者偏好、習慣與喜歡看的訊息,中國政府能藉此輕易掌握如何投放訊息到台灣社會,甚至直接使用蝦皮平台發布訊息,進而達到影響台灣民眾的閱聽、接收訊息的內容,未來蝦皮如果真的成為電子支付,其擁有的儲值、轉帳等權限將讓它的資料庫更加龐大。

蔡明芳也質疑,蝦皮的資金到底從何而來,政府如未釐清就准予電子支付,就是對不起過去投給蔡英文政府的選民,因為支持者是擔憂中國影響力的滲透介入,基於此信任政府應該積極調查蝦皮資金何來。蔡明芳強調經濟部去年調整對中資的定義後,蝦皮也馬上跟著新法也「調整」其股權比例,很明顯的就是為了滿足監理上的需求,所以對中資不能只在股權比例上做討論,要詳細釐清背後關係。

蔡明芳舉例最近剛剛在美國上市的滴滴打車,仍然受到中國政府規定下架APP、國安部門進駐等嚴格管制,就是因為滴滴打車實質營收發生在中國,這與蝦皮與騰訊與中共的關係如出一轍。蔡明芳也呼籲台灣政府要向國際看齊,對消費者而言蝦皮的優惠很吸引人,但政府的角色是讓資料不會外洩給任何國家掌控、確保消費環境的安全與乾淨。蔡明芳說台灣想和美國談TIFA,台灣政府至少要有能力釐清具有疑慮的中資,如果無法或不確定就不該讓他進來,跟上先進國家上對個資與技術保障愈加嚴謹的腳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