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放假,馬統暴衝

立法院預定12月18日院會結束後休會(朝野協商決議:如當日未完成預算審查,21日以後只處理預算案),從明天院會結束後到明年三月新國會正常運作前,甚至到五二O總統交接前,這段期間將是台灣民主最脆弱的時刻。由於政黨輪替幾乎已定,馬政府猛踩油門推動傾中政策,體制上卻無有效制衡管道。繼「開放中資入股IC設計」後,經民連今日記者會公布「九馬撕裂台灣圖」,說明馬政府下台前將推動的九大爭議政策,呼籲國人在民主最脆弱時刻,一起監督政府,守護台灣,盡力阻擋這些傾中政策。

九馬撕裂台灣
馬政府下台前將推動的九項爭議政策是:在科技業「開放中資入股 I C設計」、批准「中國紫光收購封測三廠」,在金融業「開放中國散戶買賣台股」、批准「中國中信入股中信金控」,在媒體業允許「中國親信入主中嘉、東森」,在觀光業「增加中國觀光客限額,深化對中依賴」,在勞動領域「放寬雇用白領外勞,惡化青年貧窮」,在區域經濟「申請加入亞投行,矮化台灣主權」,最後「簽署貨貿協議,完成兩岸經濟一體化」。… 繼續閱讀

《自由共和國》賴中強/贏得大選 失去台灣?

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

秉持父親「化獨漸統」遺命的馬英九,去年就宣示要透過兩個「地區」領導人碰面,把「九二共識」穩固下來,成為政黨輪替也無法改變的超穩定架構。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更露骨揭示「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是要「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

沒有經濟自主性,就沒有政治自主性。當絕大多數的國人把注意力與希望寄託於明年大選的同時,馬習會後,馬、習政權正在利用馬的剩餘任期,共謀推動四項經濟併吞政策,要摧毀台灣的政經主體性,打造政黨輪替也無法改變的「經濟」超穩定架構,最終將奪去我們的民主。這四項政策是:開放中資入股IC設計業,開放中國散戶買賣台股,允許中國親信經營媒體,簽署貨貿協議,完成「兩岸經濟一體化」。

一、中資入股台灣IC設計業,買下台灣最關鍵最具競爭力產業:

經濟部長鄧振中日前接受「金融時報」訪問表示,考慮解除中資參股台灣IC設計產業禁令,希望在任期結束前完成這項工作。去年台灣IC設計業產值新台幣五七六三億元,占GDP約三%,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產業。然而台灣IC設計業股權分散、不設工廠委託晶圓廠代工、以人才及經驗為企業核心價值的特色,也成了中資併購挖角的首要目標。只要允許中資入股,中資挾中國政府、大客戶與大股東三位一體的談判實力,不必挖角、竊取營業機密或擔任董事,只要把台灣一個團隊借調到中國,把中國一個團隊派來台灣交流,很快中國的IC設計就可以趕上台灣。美國政府否決清華紫光併購美光,而馬政府卻要為紫光收購聯發科鋪路,這不是愚蠢,而是有計畫地在摧毀台灣經濟自主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