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勞資會議的真相:御用工具?權益把關?」座談會新聞稿

2017/12/8

「勞資會議的真相:御用工具?權益把關?」座談會新聞稿


 

由行政院提出的勞動基準法修正法案已經送出委員會,本次修法包含「放寬單月加班工時上限從46小時到54小時」、「鬆綁每七天一例假」、「輪班間隔11小時縮短至8小時」等多項勞動條件鬆綁,以上三項變革又將「工會同意」或「勞資會議同意」作為把關機制,然而台灣的工會組織率只有7%,因此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沒有工會,只能由勞資會議來作為把關機制。然而勞資會議往往由資方主導,勞方代表的產生也缺乏明確的民主機制,也無法代表多數勞工。甚至常常沒有實際舉行,勞資會議只是人資部門的「紙上作業」。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指出,在台灣的勞動現場,多數的勞資會議只是「紙上作業」,作為應付當地主管機關審查用。… 繼續閱讀

【新聞稿】「不要失控的白領外勞政策」記者會

本週四(10/19)立法院將審查,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所提「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草案。這部專法標榜「四大鬆綁」總計23條,包括:外國專業人才雇用期間從三年延長到五年、外國人可來台尋職一年,學生或畢業生可以來台尋找實習機會一年、所得200萬以上者課稅減半、配偶與未成年子女來台立即享有健保不受六個月等待期限制等鬆綁措施,且草案中充滿大量空白授權,並無明確規定各項措施開放人數之上限,全權交由行政部門自行決定。我們認為,在整體藍領及白領外籍勞工總量管制機制完整建立並落實之前,不得再擴大開放引進外勞,否則,頭過身就過,此攬才專法一旦通過,將擴大引進大量外國人來台工作或實習,惡化台灣的勞動環境,衝擊台灣低迷的就業市場。

總量管制國會審議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提到,行政院版「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草案並沒有整體白領外勞的總量管制,大多數的開放措施也沒有人數限制(如下表)。草案第十九條開放外國專業人才擬在我國從事專業工作,得申請尋職停留簽證,並規定開放人數由外交部會同內政部並會商主管機關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視人才需求及申請狀況每年公告之。草案第二十條開放就讀國外大學校院之外國籍學生或畢業不超過2年之外國籍畢業生,得來台從事長期停留實習活動,人數也同樣是交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商主管機關,視人才需求及申請狀況每年公告之。每年引進人數限額多少,完全是行政機關說了算。
條文 擴大開放措施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