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一號】傅崐萁集團亂刪亂凍預算惡性說明(一)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 2025.06.07

壹、嚴重影響民生經濟的預算刪減

一、怒砍165反詐騙專線預算,削弱全民防詐能力

在立法院預算審議中,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原編列2億3,491萬6千元的預算,遭刪減4,000萬元並凍結8,000萬元,合計刪減超過50%。該預算主要用於反詐騙宣導,包括製作多語言宣導影片、網路及電視廣告投放等。此舉將直接影響反詐騙宣導的廣度與深度,特別是在多語言宣導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可能使非華語使用者無法獲得充分的防詐資訊,增加受害風險。

冊數 頁碼 案號 單位 提案內容
16 275 618

警政署及所屬 114年度警政署及所屬歲出預算於第6目「刑事警察業務」項下「偵辦與督導刑案偵破及檢肅治平對象」中「業務費」之「一般事務費」165反詐騙專線、全般刑案、暑期青少年預防犯罪及辦理民眾識別詐騙與提升反詐騙意識等宣導經費編列預算2億3,491萬6千元。查本項預算較上一年度增加2億1,956萬1千元,係內政部警政署考量中高齡族群所仰賴獲得資訊之電視媒介,評估反詐欺廣告宣導項目拍攝影片與實體宣導等方式較精準;另為有效抗衡數位犯罪並抑止造成財產損失甚鉅之網路詐欺犯罪,爰提升網路宣導並新增電視節目宣導經費。惟查網路平台自詐騙集團投放廣告中獲得收入,而受害人卻從網路平台廣告損失金錢,詐騙集團再從不法獲利中繼續投放廣告,騙取更多受害人,然本項預算卻欲利用更多網路廣告與詐騙集團相抗衡,而網路平台業者坐享其利,卻無須負任何責任,顯有失當。況「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中識詐宣傳短片均以華語拍攝,恐不利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或其他語言使用者收視,造成宣傳效果大打折扣。爰該項預算減列4,000萬元並凍結8000萬元,俟警政署及所屬向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提出專案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二、凍結國土管理署預算41.47億元,影響居住正義政策推動

立法院於預算審議中,對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所屬「國土管理業務」預算414億6,726萬2千元中的41億4,672萬6千元進行凍結。該預算主要用於推動社會住宅興建、租金補貼、包租代管等居住正義政策。預算凍結將直接影響社會住宅的興建進度與租金補貼的發放,可能導致青年和弱勢族群的居住權益受損。內政部表示,若預算無法順利解凍,將嚴重影響社會住宅興辦進度、租金補貼範圍與金額及相關政策之推動 。

冊數 頁碼 案號 單位 提案內容
16 232 527 內政部 國土管理署及所屬 114年度國土管理署及所屬預算案於第3目「國士管理業務」編列預算414億6,726萬2千元。國土署在《國土計畫法》修法過程中被批評存在「一不四沒有」的情況,導致原計畫無法如期上路,卻未承擔應有的政治責任。具體而言,修法過程中不僅缺乏事前周密準備,未充分與地方政府及相關利益方進行溝通,亦未有效化解各界對法案的疑慮,最關鍵的是未能因地制宜地調整計畫內容,以符合地方需求。此次修法引發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及立法委員的廣泛批評。多位縣市首長與內政部對法案的核心方向存在明顯分歧,連執政黨內部也未能取得共識。國土署署長吳欣修未能有效溝通,甚至連執政黨內部的意見整合都未能完成,應承擔政治責任。人民最關心的核心問題在於,政府是否真正在意並傾聽民意,是否以透明且充分的方式推進法案。此次修法雖爭取到六年展延,未來的六年將是政府進一步完善規劃的關鍵時期。政府必須深化與地方、民間團體及立法機關的溝通機制,正視並解決各方的具體訴求。同時,應加強政策規劃的科學性與靈活性,確保計畫能切實回應地方需求,為《國土計畫法》的順利落實奠定堅實基礎。爰該項預算排除03 住宅政策及住宅計畫之推動計畫所編列之對特種基金之補助400 億元後,其餘減列1億4,672萬6千元,並凍結第七款第二項第三目預算41億4,672萬6千元。俟國士管理署及所屬於三個月內向立法院內政委會提出專案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三、藉「青鳥」抹黑青年補助,凍結7千萬預算打壓公民社會與轉型正義

藍白立委再度將政治報復包裝成預算審查,針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獎補助費」編列的13億7,528萬元,僅因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曾獲補助7萬7,500元辦理「自由路上藝術節志工培力計畫」,便提案減列該筆金額,並進一步凍結高達7,000萬元的整體獎補助預算,聲稱要等「撤銷補助、追回款項並懲處」後才准動支。此舉荒謬至極,不只無視事實,更是赤裸裸對青年公共參與與轉型正義價值的打壓。

首先,該筆補助早已於2024年4月執行完畢,用於培訓藝術節志工,與後續的青鳥行動無任何直接關聯。更何況「自由路上藝術節」自創辦以來,即為以轉型正義為主軸的藝術倡議活動,早在台灣社會歷經威權體制轉型的進程中扮演關鍵文化角色。藍白卻刻意混淆是非,將合法補助的文化與公民活動抹黑為政治動員,甚至誣指為政府透過補助「介入罷免在野立委」。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指控,不僅嚴重扭曲行政中立的概念,更暴露其欲封殺任何反對聲音、全面管控民間力量的極權傾向。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調查與懲處」根本沒有法律依據,也與預算凍結毫無實質關聯,只是藍白為了合理化鉅額凍結所編造出的政治話術。以7萬餘元的補助作為藉口,一舉凍結7千萬元,等同於以螞蟻之罪懲整個森林,終極目的就是讓青年組織寒蟬效應、文化活動無法推動。我們必須正視,藍白此類提案,不是為了提升公共監督,而是有系統地扼殺民主社會應有的多元聲音。他們用預算作為勒索工具,試圖重塑一個只能存在順從的青年與順民的社會。

冊數 頁碼 案號 單位 提案內容
20 343 195 教育部 青年發展署 據媒體報導,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接受政府單位補助,協會成員在社群上號召青鳥反國會擴權抗爭、及從事罷免在野黨立委之政治活動。經查,政府各單位補助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辦理2024自由路上藝術節,教育部青年發展署7萬7500元、內政部10萬元、人權及轉型正義處10萬元、國家人權博物館30萬元。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國家人權館未確實監督受補助團體是否從事政黨政治活動,疑似變相透過公帑補助民間團體攻訐在野黨、介入政黨之間罷免紛爭,違反行政中立相關規定,應啟動調查及相關懲處。爰此,針對114年度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預算「經常支出」-「獎補助費」合計13億7,528萬元,提案減列7萬7千元,並凍結7000萬元,俟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出調查報告,撤銷對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之補助並追回款項,作出相關懲處,向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出專案報告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四、刪減台電補貼預算千億,犧牲全民用電權益

傅崐萁集團藍白黨人提出並主導通過刪減「經濟部台電補貼預算」共計1,000億元,獲傅崐萁、丁學忠、黃國昌等藍白黨人支持通過。該預算原本用以平抑電價、防止通膨、保障民生用電穩定,卻遭片面刪除,等同直接拆除用電安全的防波堤,嚴重衝擊全民經濟。

此預算刪減不僅導致台電財務惡化,更將使台電面臨調高電價的壓力,迫使全民負擔上升,最終勢必波及民生物價與企業營運成本,導致通膨擴大、消費緊縮、投資信心動搖。中國國民黨口口聲聲主張「挺民生」,卻以政黨鬥爭為由刪除關鍵民生預算,實為「砍民生、挺通膨」。此外,此一刪預算行為並未提出替代性能源補助或財源規劃,形同對台電補貼的「斷崖式退場」。在極端氣候與全球能源不穩定的雙重壓力下,此舉恐釀「缺電-漲價-民怨」的惡性循環。

冊數 頁碼 案號 單位 提案內容
19 12 125 經濟部 114年度經濟部預算於第6目「國營事業管理」項下「05挹注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編列100,000,020千元,鑑於政府錯誤能源政策導致台電公司嚴重虧損,經濟部啟動內宣機制,宣傳國庫編列預算補貼台電是補貼民生電價,實情卻是人民拿自己的錢補貼自己,在得知如此不堪的內幕下,全民仍要面對政府調漲電價共體時艱的情緒勒索,未來如台電公司財務黑洞無法解決,是否再繼續拿人民血汗錢補貼、調漲電價填坑?政府應務實檢討能源政策,謀求突破台電營運困境,而非將原可用於福國利民經費拿來補貼台電。爰此,針對第6目「國營事業管理」項下「05挹注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00,000,020千元,提案全數減列。

貳、嚴重影響政府施政能力的預算刪減

一、數位發展部預算大幅刪減,危及國家數位轉型與資安防線

立法院於2025年度預算審議中,對數位發展部原編列的86.6億元預算進行大幅刪減,減列約41.3%(約35.8億元),並凍結近20%(約18.7億元)。此舉對我國數位政策推動造成重大衝擊,影響範圍涵蓋數位基礎建設、技術研發、跨部門協作、法規修訂、AI產業發展、數位憑證行動化、國際合作以及數位防詐策略的實施。預算縮減將使原定多項重點計畫不得不面臨縮減或暫停的命運,對於強化數位韌性、發展數位經濟及推動打詐工作等施政目標造成嚴重挑戰。

冊數 頁碼 案號 單位 提案內容
21 394 259 數位發展部 114年度數位發展部預算案於「數位發展部」(因數發部打詐效果不佳)編列預算33億3,254萬9千元。減列該項預算2億元。
21 396 304 數位發展部 114年度數位發展部預算案於「數位發展部」項下「民主網絡之連結與創新」之「獎補助費」編列預算603,357千元.減列該項預算4億元。
21 400 324 數位發展部 114年度數位發展部預算案於「數位發展部」項下「數位韌性之應用與強化」之「獎補助費」編列預算532,826千元,約為113年度法定預算267,710千元的兩倍,且綜觀數位發展部114年度預算書,各項補捐助計畫之具體內容、項目、成效均過於簡略,未清楚詳盡說明,難以說服黨團及委員支持該預算之編列與執行,爰提案減列該項預算3億元。
21 404 339 數位發展部 114年度數位發展部預算案於第3目「創新數位跨域協作,奠定智慧應用基礎」第1節「健全政府數位服務基礎環境及人才培力」編列預算5億8,263萬6千元。數位發展部應有效分工、整合,不該形成多頭馬車浪費公帑,爰減列該項預算1億1,652萬7千元。
21 406 352 數位發展部 資通安全署 114年度資通安全署於「國外旅費」編列預算761萬6千元,雖較113年度減少1,677千元,然資安署作為我國專責高科技與數位轉型核心部會,較其他部會具備更完善舉辦線上會議之技術,應作為各部會之表率,透過減少出國人數、天數等手段節省非必要支出,並充分利用線上工具以達成出國交流之效果。爰減列該項預算700萬元。
21 408 365 數位發展部 數位產業署 114年度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預算案於「數位產業署」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編列預算337萬3千元,較113年218萬8千元增加118萬5千元(增幅達54%)。爰減列該項預算118萬5千元。
21 411 369 數位發展部 數位產業署 114年度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預算案於「促進數位創新動能轉型升級」項下編列預算4,265,508千元,提案減列該項預算20億元,並凍結10億元,提出書面報告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二、刪減公視預算,影響公共媒體多元發展

在預算審議中,文化部對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的捐助預算遭刪減2,300萬元,並凍結5.7億元,合計影響超過25%的預算。該預算主要用於製作多元優質節目、推動台語頻道及兒少頻道等。預算刪減與凍結將限制公共媒體的製作能力,影響多元文化的推廣與兒少節目的製作,進而削弱公共媒體的功能與影響力 。

冊數 頁碼 案號 單位 提案內容
20 384 269 文化部 114年度文化部預算案於第5目「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業務」第2節「影視及流行音樂推動與輔導」項下「對財團法人公視基金會捐助」編列預算23億0,905萬1千元。
1.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電臺之營運等,編列900,000千元。
2.公共電視內容產製與應用計畫編列809,051千元,係協助公廣集團製播多元優質電視節目,引導國內影視產業升級,及營運臺語頻道,充實臺語頻道節目內容,培育臺語節目製播人才,以豐富我國文化內涵3.匯聚臺流文化黑潮1plus4—T-contentplan2023暨2024~2027臺流文化內容躍升計畫編列600,000千元,係辦理臺灣兒少原生內容及節目製播產製,營運兒少頻道,並培養兒少節目製播人才,以保障兒少媒體近用權,同時提升臺灣原創動畫內容製播量能;開發、孵育臺灣多元原生內容及劇本等,帶動產業連結及效益擴散。
TaiwanPlus自設立以來,以傳播台灣國際形象為核心目標,然而其運作模式與實際成效已引發廣泛爭議,亟需進一步檢討與改善。根據相關觀察,該平台在歐美地區的觀看率明顯偏低,國際擴散的成效未達預期,特別是在國際重大事件如美國大選期間,因使用不當詞語形容當選人而引發爭議,對台灣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TaiwanPlus的內容定位與目標觀眾需求的契合度不高,導致平台影響力有限。部分國際媒體與觀眾將其視為政府宣傳工具,此觀感可能削弱其公信力與內容的中立性,進一步降低國際受眾的接受度。在節目內容設計上,未能充分考量國際市場的文化與資訊需求,使其在全球媒體市場中難以與其他具有競爭力的平台抗衡。多方質疑該計畫是否能產生與投入經費相稱的政策效益,亦反映出執行策略與方向存在結構性問題。
更值得關注的是,TaiwanPlus在預算執行與成果披露方面的透明度仍有明顯不足。
綜上所述,TaiwanPlus涉及的爭議突顯該計畫在資金運用與目標實現上的問題。為確保公共資源的有效運用,建議減列該項預算2300萬元並凍結25%。俟文化部於3個月內向立法院院會提出專案報告,詳細說明該平台的執行成果、改進措施及未來規劃後,再行動支。

三、凍結潛艦國造後續艦預算,嚴重影響國防自主進程

立法院對國防部「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預算20億元中的10億元進行凍結,動支須待原型艦「海鯤號」完成海測並向立法院報告後,經同意始得動支。預算凍結將影響潛艦後續艦的建造進程,延緩國防自主的推動。預算凍結將使潛艦國造計畫進度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整體國防戰力的提升 。

冊數 頁碼 案號 單位 提案內容
17 80 170 國防部 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號」前年9月辦了不碰水的「下水典禮」,在泊港測試就有數十項缺失,至今尚未通過海試,遑論作戰測試,且海軍低調地將海鯤號交艦結案的日期展延四年,要到2029年,這筆預算投資執行進度與成效著實令國人質疑。
而未獲清楚釋明前,賴政府亟欲耗資2800多億元計畫打造七艘後續潛艦,在構型都還沒確定,預料第一批的後續艦可能與第二、三批潛艦構型及部分零組件存有差異,即使向國外採購時仍須分批下單,也不可能在第一年預算通過後,就進行後續7艘所需關鍵零組件的採購作業;此外,即使交艦期程順利,也長達14年,依未來武器裝備、戰場環境,是否能達到國軍所需戰術戰略效益恐有疑義,國防部應清楚向國人交代。潛艦國造是政府現階段規劃推動國防自主最重要的項目之一。第二階段原型艦「海鯤號」國防部長曾保證今年9月完成SAT海上測試才能動支預算,故第三階段「潛艦後續艦籌建」必須比原型艦更加精進,更應準確編列後續艦計畫預算,避免在尚未完成測試下造成大量預算追加的發生。為利本院監督,該項預算凍結二分之一,俟海鯤號潛艦完成海測通過後,向本院院會進行專案報告,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四、削弱基層民眾協助與政策溝通的窗口:藍白惡意刪減聯合服務中心人事預算

本案藍白聯手提案,針對行政院各地聯合服務中心所編列的「約聘僱人員待遇」8,687萬元,逕自砍除其中1,200萬元,更刪除全部的業務費,聲稱該單位「有政治色彩」、「只是延伸服務、可由地方取代」,甚至直指聯服中心只是「幫特定人士鋪路選舉、綁樁」,應該裁撤。這種說法不僅輕蔑基層公共行政人員的專業貢獻,也刻意模糊聯服中心的法定功能,進而削弱其作為中央與地方、民眾與政府間重要橋樑的角色。聯合服務中心長年作為民眾陳情、跨部會協調、政策說明與窗口整合的重要平台,在中南部與偏遠地區尤為關鍵。在資訊落差、資源不均的結構下,這些中心提供的並非僅是「收件服務」,而是國家行政正義與區域平衡的落實節點。此次刪減預算將導致各地中心人力嚴重不足,影響政策推動與民眾基本權益的保障。更令人震驚的是,藍白立委還以「政治傾向」為由否定聘僱人員資格,此舉已涉嚴重人身攻擊與違反公務人員中立原則。不分黨派的民眾都應警惕:這是一場以預算為武器、針對特定機構與人員進行政治報復的操作。其實質效果,是摧毀國家治理系統中原本應該強化的最前線服務節點。

冊數 頁碼 案號 單位 提案內容
16 13 28 行政院 114年度行政院第1目「一般行政」人員維持「約聘僱人員待遇」編列預算86,873千元。行政院於各地設有聯合服務中心,當年設置服務中心某程度與精有關,有其其政治考量,是至今未能修法納入行政院組織之中,其功能只是延伸中央政府服務業務,缺乏正式業務,也非不可替代。台灣幅員狹小,若有涉及地方事務應委託地方政府辦理,始符地方自治精神。廣設服務中心,顯有組織疊床架屋,徒增國家行政成本之嫌。至於人員聘僱方面,更是經常被人詬病,聯合服務中心功能若只是收件、受理陳情、宣導政策,基層公務員即可辦理,甚至可以透過立法委員協助,不需聘任高薪人員,尤其各地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最常出現在企業活動、甚至選舉活動,只是在為選舉鋪路、綁樁,實際續效不堪檢視。加上政府推動電子化多年,人民向中央部會的申請案件可採網路方式辦理,各區聯合服務中心無設立之必要。經查,114年聯合服務中心編列約聘僱人員共19人,超過半數聘雇人員具有明顯政治傾向,114年度「一般行政-約聘僱人員待遇」編列預算8687萬3千元經費,為匡正組織重疊、避免浪費,以及提高行政項能,爰提案減列各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副執行長等預算1200萬元。
院會 16 32 94 行政院 114.年度行政院及所屬預算案於第 4目「聯合服務業務」項下「業務費」編列預算3,689萬5 千元,該計畫內容為:加強服務南部、中部、東部、雲嘉南及金馬地區民眾,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分別於高雄市、臺中市、花蓮市、嘉義市及金門縣設置聯合服務中心。
經查,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現任執行長許乃文,前身為高雄市長機要秘書;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現任執行長莊競程為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第10屆第3會期副書記長;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現任執行長洪宗楷為第18屆臺東縣民進黨籍議員;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現任執行長劉米山為第3屆台南市議會民進黨籍議員;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現任執行長吳增允曾任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主委,綜上,聯合服務中心已遭多數民眾質疑是否有酬庸的性質,該業務服務機關應加強服務北部地區以外民眾洽公之需要,促進國民福祉,然其用人唯綠的標準及大內宣的業務性質,足見行政院聯合服務中心已然成為眷養民進黨地方勢力的酬庸機關,為撙節政府支出,避免預算浮濫編列,爰減列該項預算 3,652萬6千元。

五、聯手削減政務人員待遇預算,將行政中立政治化,破壞制度穩定

台灣民眾黨團以政務委員陳時中在一場地方補選造勢場合的發言為由,提案刪減行政院政務人員待遇預算1/12(共計270萬7千元),宣稱其「違反行政中立」。然而,此舉根本不是出於制度維護,而是典型的政治懲罰操作。

政務官發言若涉越界,自有監察與倫理審議機制可循,行政中立的維護與違法效果,國家亦有相關法律制度。民眾黨卻逕以立法院多數優勢,以「道德審判」之名,針對特定個人進行預算削減,反將整個政務體系捲入「言論換預算」的寒蟬效應之中。這種操作不但違反比例原則,更破壞政務體制的獨立性與可預期性,形同將個案泛政治化、將制度工具化。

此次預算項目原為編列14位政務人員的全年待遇合計約3,248萬8千元。所謂1/12的刪減表面上看似節制,實際上是以政治理由干預行政職務安排,是制度性的不當懲罰。今日因言論減薪,明日是否就可因立場撤職?此一前例,勢將對未來政務官體系產生重大衝擊。

行政中立的核心,是讓政府專業施政得以不受政黨鬥爭干擾;而此次藍白聯手卻反其道而行,以「行政中立」為名,行破壞中立之實,完全顯露其以政逼政、以削弱行政為手段的政治意圖。

院會 16 11 26 行政院 114年度行政院及所屬預算案於第1目「一般行政」項下「人員維持」中「人事費」之「政務人員待遇」編列預算3.248萬8千元,為政務官14人(其中2人兼任部會首長,未編列經費)之全年待遇。114年1月5日,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在南投縣草屯鎮長補選造勢活動中表示,台灣政治環境需要深刻檢討,將於2月1日展開「大罷免」,期望以此行動喚醒社會對民主制度的重視。更呼籲選民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利,改變不符合民意的政治現狀,並希望透過這次行動,激發更多人關注並參與政治議題。行政院政務委員的角色本應專注於政策規劃與行政協調,避免直接介入政治鬥爭。然而,陳時中近日針對「大罷免」的言論引發爭議,讓外界質疑其職責定位是否恰當。作為領取公帑的公職人員,其言行應符合行政中立原則,而非捲入或推動可能加劇政治對立的行動。過去陳時中在處理《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劃法》相關議題時,曾公開表示行政院長不應副署法案,此舉已引發輿論批評,認為其言論踩到行政中立的紅線。而此次呼籲罷免在野黨立委的發言,更進一步挑戰政務委員應有的分際。陳時中的行為再次凸顯政務委員在履職過程中應如何平衡行政職責與個人政治立場的敏感性問題。維持行政中立與專業性不僅是對職責的基本要求,更是增進公共信任的重要基礎。顯示行政院政務委員已無法完成政策及法案之審查、主持專案工作、聯繫協調並統合各部會意見及辦理院長交辦事項,顯不適任,爰減列「一般行政」項下「人員維持」中「人事費」之「政務人員待遇」之1/12,合計270萬7千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