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主連合今(8/10)日早上繼續召開記者會,說明蝦皮取得電子支付執照的重大危害。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表示蝦皮取得電子支付執照後,將成為「準金融機構」,可以查詢你我的聯徵資料。蝦皮背後是由中國騰訊與李小冬共同控制的冬海集團在經營,中國政府正在加強對騰訊的監控及整改,經濟部投審會如果核准蝦皮電子支付增資案,中國政府就可以透過騰訊的工程師,經由蝦皮支付取得國人在聯徵中心的信用資料,對國人隱私及國家安全,都將形成重大危害。
蝦皮取得電子支付執照將成為準金融機構目前蝦皮已實際經營「第三方支付」業務,代理電子商務平台的買賣雙方款項支付,由於每日「收入減去支出」的餘額高達三十一億餘元,依法必須增資到五億元取得「電子支付機構」執照,否則,該「第三方支付」業務就必須委託其他有合法執照的業者辦理。
反之,一旦蝦皮取得「電子支付機構」執照,將成為「準金融機構」,除了繼續原來「第三方支付」業務外,還可以收受儲值款項、辦理國內外小額匯兌、辦理外匯業務,更危險的是,蝦皮將取得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查詢權限。電子支付機構業務管理規則第五條規定,只要賣家每月交易額達新台幣八萬元,「電子支付機構」必須查詢並留存賣家在聯合徵信中心的信用資料。
聯徵中心是全民信用資料庫,卻無力阻止濫用查詢權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