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全國已進入第三級警戒,教育部亦已宣布包括大學在內的所有學校停課。但據悉,因立法院於上週五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簡稱《產學創新條例》),且清大半導體學院已偷跑在先,故仍有多所大學預計於五月下旬、六月上旬召開校務會議以通過申請設立研究學院之決議。我們認為此時各校召開上百人的校務會議,既不利於防疫,也不利於研究學院創新計劃的周延討論,特舉行線上記者會,呼籲教育部及各校:防疫優先,停開校務會議,緩議產學研究學院。
大學校務會議的染疫風險,比大班上課還高,應延期舉行台灣公民陣線社群部主任盧嘉安表示:台灣於5月11日進入第二級警戒,隔天教育部即通函各大專院校「100人以上大班授課,應採分班上課或遠距教學等防疫作為」「原則上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臺教高通字第1100067146號函)。
5月14日起雙北進入第三級警戒,5月19日起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教育部亦宣布所有學校5月19日起停課。雖然教育部尚未更新「第三級警戒期間校園集會活動」標準,但以各校校務會議出列席人數動輒超過百人,出列席人員涵蓋各院系較單一班級課程更為複雜,再參考指揮中心《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規定「當發生持續性或廣泛性社區傳播」時「應取消或延期與工作相關的大型集/會議或活動或其他替代方案。亦請員工儘量勿參加大型集會活動。」各大專院校實在不應於第三級或第二級警戒期間召開校務會議。
盧嘉安表示:防疫優先,各校校務會議延至疫情和緩再行召開,原本應是毫無懸念的事。但是因為立法院上週五通過《產學創新條例》,而先前清大又在校長賀陳弘主導下偷跑,在法案尚未通過前即於今年一月的校務會議通過要申請設立「半導體學院」,因此,各校怕「搶輸」別人,紛紛規畫將於五、六月間召開校務會議來通過申請設立與企業產學合作的「研究學院」議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