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AI與勞動市場:一個結束的開始?

文/林佳和(經民連副會長、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原文刊載於《信傳媒》
革命前夕》AI與勞動市場:一個結束的開始?

ChatGPT,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成為台灣社會熱門話題,人人玩得不亦樂乎,「我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被AI所取代?」,從法官到醫師,提問的人似乎興致盎然,即便有所擔憂,也是訕笑多、認真少,談笑之間,彷彿談論遙不可及、根本不會實現的未來,不禁讓人想起Amara法則(Amara’s Law):人們總傾向於,過度高估某一科技的短期效應,卻同時低估它的長期效應。

1950年代,人們就開始談人工智慧(AI),但要到21世紀,不論在私生活與勞動市場,人們才逐漸看到具體形貌。虛擬助理在創造、利用、彙整與翻譯資訊方面的進展,處理大數據,協助人們在各領域中,辨識出特定的模式,提出一定的預測,儼然家常便飯,如專家所言,AI好似「有著無限時間、無限資源的統計大軍,他們更快速、更便宜、更有效率」,這當然是個數位分裂(Digital Divide)的時代,問題只是:要分裂往哪裡去?我們每個人被分裂到哪一邊?

AI:只是無需太過擔憂的開始?

今天AI,在專家眼中,仍處於弱而狹窄階段,只是模倣,補充與擴大人們的能力,沒有多強。就算預測中的強AI,數十年之後的前瞻,機器將擁有與人類相當的知識能力,有類似的意識,乃至超級AI,超過人類智慧,能人所不能,驚嘆之餘,我們總是心有餘悸地說:為時仍久,或許根本不會到來。要達到與人類相當之複雜度、廣泛的運用與介入,AI,還有相當差距,它沒有理性,感情,創造力,「缺乏意識」是AI致命傷,要讓機器自行思考,找出結論,自我修正,特別是建構自己學習過程,在當前根本不可能。

不少質疑認為不該過度高估AI。衡諸當前技術水準,AI至少有三個障礙:抽象化能力低,特別是經驗與學習到的知識,很難移轉至其他截然不同的脈絡與領域,其次,數據、資料與環境的前階段建置,決定了AI究竟能做什麼,所以,只要前階段無法或難以突破,就不必擔心AI能搞怪到哪裡,最後,缺乏感受層次的理解與判斷能力,將大大地限制AI的威力。如果說,事實上不存在一種「世界模型」、「世界中人們的精準描繪」,就不太可能期待AI自己突破。AI缺乏經驗與獨立之知識及判斷能力,沒有同理心與自我拘束,無法做社會性學習,沒法感受與發生感情作用,這些典型的人與人類智慧,AI都力有未逮。

談到勞動市場的未來,常見如下典型公式:有預見性思維與創造性要求的,沒有太多重複性片段組合的,身處不斷變遷之環境下的工作與活動,在20年內,都沒有借助AI而自動化的可能。相對的,要高度的情感與社會智商要求,必須擁有對於複雜整體之整合性視野的,或單純的體力勞動(開門、接球、跑步、避開障礙),聰明的機器或機器人,都無能為力。有個簡單的說法:對人們困難的,對AI就容易,對人們輕易的,對AI就困難。

還是難以倖免的勞動市場:兩極化

然而,就算AI不是那麼恐怖,但仍不可小覷,經濟學家與勞動市場研究者都認為,科技變遷與數位化發展,包括現階段與未來的AI,都已經、且將更加劇勞動市場兩極化:相對於低與高技術能力要求之勞工,夾在其間的中級勞動者,過去一段時間已呈現明顯失業潮,未來將持續下去,主因即是數位科技引入,讓那些得以重複的、制式的任務輕易被自動化,這種例行性任務,在中層技術勞動力的佔比最高。相對的,非例行性的工作,不論是體力性或複雜程度高的,亦即技術能力低或高的勞動者,受到的影響就低。勞動市場兩極化趨勢,過去20年的ORCD國家中都明顯看到。

如同歷史上所有新興生產方式,數位科技與AI,同時帶來樂觀與悲觀:根據疫情前(2018)、蓋洛普在美國所做的民調:76%受訪者,非常同意或同意,AI將在未來十年對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產生劇烈影響。進一步追問,其中77%,認為AI將帶來非常正面或至少正面的影響,而整體受訪的73%美國人,承認AI將摧毀不少工作。其中,藍領受訪者有82%、白領則71%,認為失業上升將無可避免,然而,只有23%認為「受害的可能是自己」(非常擔心或擔心),教育程度越低者,畏懼失業的比率越高。

可能如研究者(Suesskind & Suesskond 2015)所評斷,這個民調結果,只是對於新式科技「典型的、教條的、非理性的習慣反對」,事實上「存疑者根本沒有任何個人直接經驗可言」。換言之,人們真正的擔憂未必真的那麼高,但這無非顯示,人們其實習慣於「懷疑自己的職業類型是否那麼容易被引入新式科技?」,許多人仍存有所謂「科技短視症」:習慣於低估科技在未來運用上所產生的改變潛力。

當前勞動市場:AI is already everywhere

事實上,已有不少企業運用AI來改進生產過程,而且不再限於常見的物流、製造與行銷。不論在價值鏈的任何端點,不分第一級或支援性活動,到處可見AI身影。在建築業的物流,AI使整個供應鏈更加敏銳,它可以精準地預測且納入外來干擾,面對可能發生之庫存太多或原物料短缺問題,甚至連供應商之特殊狀況,特定區域政治局勢的不穩,勞工的罷工與集體行動,不利的天氣災變等,AI都能游刃有餘,了然於心。亞馬遜與聯邦外遞,很早就運用AI來指揮倉庫的機器人,抓出有問題的貨品,將包裝與寄送做最適安排。Walmart在50家超市中,運用超過2000台機器人,搜尋商品一空的貨架,找出錯誤標示標價,不再委諸人力。德國最大批發商Metro集團,大量運用機器結帳,顧客貨籃被到處可見的攝影機標記,算好價錢,結帳處每個小時可至少服務50位顧客,比人力快兩倍以上,而且,不會出錯。

在複雜的工業生產部門,AI也沒有缺席,一個受到關注的例子是機器維修:倚靠機器利用與周遭環境的大數據,AI已能輕易預測機器故障,早在真的發生之前,所謂predictive maintenance,預測性維護。在此,原維修工人,自然脫離傳統例行性控制與故障的診斷任務,必須轉至「複雜艱難的維修」,優點是帶來更多的自我滿足與動力,往好的方面想。特別對資本密集的產業而言,航空公司,石油公司,能源企業,大製造商,將因之大幅減少因故障導致之龐大維修成本。

在人資領域,AI也是蠢蠢欲動:今日不少大企業,運用AI來挑選應徵者,選出最合適人選。嬌生(Johnson & Johnson)每年約招募2萬5千名新進員工,通常吸引超過200萬競爭者。AI快速而精準的抓出專長合適者,迅速找出這些應徵者的個人特徵,演算法,遠比人資來得更中立更公平更專業,不只是找出雀屏中選的新人,連哪些人該晉升、該加薪,也由AI包辦。其他行政管理部門,財務出納、客服與申訴管理,如果可以清楚定義、屬重覆制式的、較少必須對外顯露的任務,交給AI最合適。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透過AI,從不知凡幾的市場數據與分析中,找出影響股市股價最重要的變項,遠勝分析師。

醫師診斷、開藥也都少不了AI

某些標準化的內容,如股市漲跌、運動賽事、氣象訊息等,AI早就接手,將最重要的資訊,整理寫出易讀淺顯的文字。彭博(Bloomberg)、美聯社的短新聞、季報,多年來早就交給Wordsmith這個軟體來辦。有能力處理驚人數據資訊的「寫字機器人」,可以找出讀者感受到重要且有趣的訊息,快速連結到其他如地點、時間與歷史事件的資訊。新聞傳播?就如同其他領域,這是一個機器與人類重新分工的時代。

在醫療領域,透過演算法之助,診斷過程更為快速精準,醫療診治建議與計畫,瞬間完成,也提供醫學研究更多新的、有意義的方向。醫學典型的工作方式:有限範圍內循環而可重覆之步驟,從資料收集、形成假設、進行實驗、導出可普遍化的理論,這些完全是AI擅長的,特別在每年全球接近250萬件醫學研究報告、完全不可量數的數位化病人資訊下,只有AI,擁有體系化與提出關鍵分析的能力。美國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醫師,運用Epocrates這個App來開藥,少有人有餘裕去翻閱超過2500頁的藥典。AI其實大大有助於提升病人(早已流失)的信心:根據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訪查,超過49%的讀者,對於醫學研究沒有信心,認為瑕疵與問題不少,但透過AI、非人為的以廣大的數據資料為基礎,做出醫學診斷、預測與治療建議,多數人都認為可大大增強對醫療體系的信任。

在學者眼中(Apt & Priesack 2019),AI實在好處不少:讓人們擺脫耗費時間的例行性工作,提高技術能力,因「每個人平等取得資訊之能力」而建立起專業知識的民主化,不再獨攬於少數專家,而勞動也會迎向再人性化。然而,AI同時扮演著機遇與風險、危機與轉機,作者將繼續在此專欄討論下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