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台灣社會團結第一步 差額年金、兒童津貼、薪資協商、技職教育+——第六場公民政綱發表會

台灣總統選舉辯論即將在兩個星期後舉行。此次各政黨都提出多項社會福利政見,要用實質的政策「牛肉」贏得選民的支持。在民主國家,候選人的政見提出、論辯與選民投票的過程,應該扮演凝聚國家未來發展共識的功能。我們期許全體國民經由選舉,共同面對台灣國內、外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情勢,分析問題,尋找解方。面對台灣人口老化、青年低薪、不敢生育也買不起房屋等整體問題,台灣公民陣線提出老人差額年金、兒童成長津貼、強化薪資協商、投資技職教育、共有產權住宅與打造育兒者國家六大社會政策,呼籲各黨候選人採納,做為政治民主化後的台灣,進一步深化民主,跨出社會團結的第一步。

經民連副會長林佳和教授指出,共有產權住宅是要讓青年與首購族可以市價六五折購得可負擔的住宅,購屋者享有65%所有權與完整的使用權,35%產權歸政府所有,用以限制將來轉讓時的轉讓對象與價格,避免重蹈「國宅商品化」的覆轍。打造育兒者國家訴求減少育兒者工時,育嬰假再彈性化,整合托嬰中心與幼兒園,承認公共托育請求權。這兩項政策已經在八九月份向各界報告,此次公民政綱發表會,要就其餘四項:老人差額年金、兒童成長津貼、強化薪資協商、投資技職教育向各界說明。

林佳和副會長

呂建德:老人差額年金、國民老年生活保障每月至少八千元,不足者一律補足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呂建德表示,我國老年退休年金,過去是依軍公教、勞工與農民等職業身分別逐一建立,2008年開辦國民年金。然而,現制在缺乏基礎年金的情況下,勢必會產生許多老年貧窮的問題。以盧森堡所得資料庫(LIS)計算台灣老年貧窮率,當貧窮線定義為 60%(每人可支配所得的中位數,以 2022 年計為每月 9500 元)時,貧窮率為 34%。台灣現行中低收入戶老年生活津貼制度,其 2022 年受益人口約 195,902 人,約佔老年人口的 5%。簡言之,以中低收入戶老年生活津貼為基礎計算,我們約有 29%的貧窮老人沒有獲得足夠的津貼或年金。因此,一個涵蓋率相對較廣的年金制度是必須的。

呂建德指出,考量政府財政,現階段應放寬中低收入戶老年生活津貼的受益資格,無論身分,就國民每月社會救助津貼或年金給付總額不足 8000 元者,一律補足至 8000 元,保障國民基本生存權。如此,將使受益人口涵蓋老年人口的 10%,約 40 萬人,依每人每月可以獲得 8000 元的補助計算,預估一年支出約 384 億元,扣除中低收入戶老年生活津貼支出約 161 億(2022 年),預估每年增加財政支出僅需 223 億元。

呂建德:建立排富型兒童成長津貼,每月五千元,讓兒童無論家境均享有適足成長環境

呂建德進一步指出,除了照顧老人,也應該照顧兒童,因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為了保障每一位兒童無論家境如何,都有適足成長的權利。降低兒童貧窮率,避免兒童因家庭經濟環境造成在人生起跑點上處於不公平的劣勢,建立排富型兒童成長津貼確有其必要。

呂建德表示根據研究,若以家庭所得區分為五等份,最低所得家庭組別每個月必須花費家庭可支配所得的 42%在育兒費用上。育兒與教育費用構成中低所得家庭沈重的負擔,在所得差距擴大的情形下,對於弱勢家庭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競爭條件,也不利於階級間的流動。兒童成長津貼發放因而是保障每一位國家主人翁適足成長的必要措施。基於以上理由,我們具體主張針對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在 5%以下的家庭,發放每位兒童每月 5000 元之兒童成長津貼,直到十二歲為止。

呂建德補充,為避免家長濫用這筆由國家支應的兒童成長津貼,也可以考慮針對每一位受補助的兒童設立帳戶,並且指定使用用途,例如:尿布、奶粉、食物、托育、教育學費與課後補習,或其他與兒童發展有關的項目。

呂建德教授

林凱衡:擴大投資技職教育,促進跨域與跨部門協作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林凱衡說明,目前技術高中與科技大學等技職學校,其聲望與教育資源仍然少於一般高中大學,且師生比偏高,政府技職教育投資顯有不足。同時技職教育的分科複雜、學生的社經背景來源與未來出路也比一般學生多元,因此技職教師教學亦需更多費心;且就技職教 育的本質而言,足以適應學生未來專業職涯與產業環境變遷的課程設計、實作機器設 備、訓練環境與職場銜接,均需要政府與民間投入更多的資源。面對高需求與多元背 景的學生,我們需要降低師生比,以及投入更多的資源在技職校院,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打造屬於自己的專業職涯與人生。

林凱衡表示,目前的建教合作/產學合作,仍以學校與企業單點連結為主,缺乏以區域或產業範圍 的合作介面與制度。近年來因產業缺工,已經開始有區域/產業公協會協調廠商訓練人才,例如「潭雅神工業廠商協進會」與台中多所學校辦理的契合式建教合作,透過公協會篩選企業將有助於提升建教合作/產學合作訓練品質,因此應該持續推動公協會參與投資人才。 另外政府應在合作育才與課程審議等議題上,建立更多制度管道提供產業公協會、工會或其他專業團體參與,以定期的對話和審議機制,降低學用落差,提升就業品質與待遇。

林凱衡認為,技職教育並非單純教育事務,更與其他部門息息相關,若要促進更多良好的產學互動,則需要跳脫傳統侷限在單一產業、縣市、部門為單位的治理思維,推動跨領域、跨區域、跨部門的協作治理,將產業公協會、工會、學校等單位都納入其中,協調與媒合不同區域的資源供給與人才需求,讓技職教育更加緊貼產業與市場脈動。可以參考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與花蓮高工辦理的「後山計畫」,為近期較為有名的跨域產學合作案例。

林凱衡博士

 

賴中強:明定勞雇雙方年度薪資協商制度,並賦予中低薪基層勞工個別提起調整事項勞資爭議之程序請求權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指出,我國受雇者報酬佔GDP的比率從1990年的51.71%一路下滑, 2021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已降至43%達到歷史新低,相較於當年經濟成長率6.53%,經濟成長並未同步帶來薪資提升,勞工未能同享成長的果實。蔡政府任內,雖致力於提高基本工資,然而對於全體勞工、甚至基層勞工,其薪資因基本工資調漲而「水漲船高」的效應,仍屬有限。

2016

2022 漲幅

月基本工資

20,008元 25,250元 26.3%
年薪資中位數 46.4萬元 51.8萬元

11.6%

年平均薪資 59.1萬元 69.3萬元

17.3%

賴中強分析,2016 年到 2022 年,基本工資月薪調幅總計26.3%,勞工年平均薪資漲幅達17.3%,然而,同一期間薪資中位數的漲幅卻只有11.6%。可見我國薪資級距在基本工資之上且在平均薪資之下的基層勞工(以下稱中低薪基層勞工,如以年薪 12 個月加計 1 個月年終獎金計算,相當於月薪 53,308 元,約為基本工資的二倍),是薪資漲幅最有限的一群人,他們不應成為經濟成長過程中的被遺棄者。而剛出社會的青年勞工,無論工作年資或與雇主交涉協商薪資之經驗均屬有限,也就成為中低薪族群的主要成員。

賴中強智庫召集人

賴中強建議應修正《勞動基準法》,明定勞雇雙方年度薪資協商制度,並修正《勞資爭議處理法》賦予中低薪基層勞工個別提起調整事項勞資爭議之程序請求權,具體條文如下:

【勞動基準法第二十一條之一】

雇主應於每年十月底前,經與工會協商後,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諮詢勞資會議後,提出次年度薪資政策並於工作場所公布。

雇主次年度薪資政策應記載該年底到職滿一年之員工於次年度是否加薪及基礎加薪比例,並說明其理由。雇主並得區別部門、職位、年資、薪資級距,分別提出基礎加薪比例。

雇主應於次年度薪資政策公布後一個月內,向個別勞工提出加薪方案,其不予加薪者亦應通知。個別勞工加薪方案不得低於該勞工所應適用之基礎加薪比例,但勞工於一年內曾受相當於記過以上之處分者,或工作表現年度考績為最後等級者,不在此限。

勞工主張加薪幅度優於雇主加薪方案者,應於十日內,以書面向雇主請求薪資協商,雇主應於十五日內指派代表協商。

【修正勞資爭議處理法】

調整前之工資在基本工資二倍以下之勞工,未能依勞動基準法第二十一條之一規定與雇主就加薪達成合意者,得為調整事項之勞資爭議當事人,透過勞資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機制,為雙方促成協議。

 

 

 

 

 

【記者會資訊】

主辦單位:台灣公民陣線、台灣經濟民主連合

時間:12/20(三)上午9點整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2室

主持人:

林佳和(經濟民主連合副會長、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報告人:

呂建德(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台灣公民陣線執委)

林凱衡(經濟民主連合智庫顧問、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

新聞聯絡人:許冠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