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住證論壇│第二場次】賴怡忠:中國居住證的國安風險與個人風險

賴怡忠|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很高興今天能有那麼多來現場聽講的朋友!一般來講在這個假期大家應該在家補眠、做其他事情,可見大家都認知到這個議題對台灣是有一定的嚴重性。我想回應剛剛介民老師、宋承恩教授提出關於居住證、國家缺位的問題。居住證出來的時候,當時蔡總統剛好在美國,然後就出現居住證跟認同無關的發言,當然我也不曉得是哪位幕僚給她的。

這個發言是把居住證問題回歸到個人而不是對台灣的威脅,可是現在我想台灣對於這個議題的態度是什麼,畢竟所掌管的不是在中國的四十萬台商、學生,沒有兩百萬、這個數字是四十萬,我覺得假新聞、道聽塗說的數字,大家自己要去查一下。

現在反而是政府或國家,它需要負責人、而非等待中國的作為,換句話說,我們對它的態度會不會造成影響。在台灣的這些人,要去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我們的影響是什麼,這是很需要處理的態度。如果說居住證的問題沒有認同,某種程度也反映台灣現在的現實,台灣的確非常在意利益上的要求,在中國做生意的台灣人,會認為說沒有居住證,有些福利無法享受到,例如說公積金、住房等等。他們可能會那樣做,所以才說這個問題跟認同無關,其實也不能完全算錯。有些觀念是說除了他們之外,我們兩千兩百六十萬人的態度是什麼,我覺得這是需要討論的。

除了居住證,對假新聞我們也呈現一個狀況,當我們談到假新聞的問題,我聽到一種說法:我們要去強化每個人媒體識讀的能力,也就是要叫各人強健體魄,遇到流氓來打你的時候就不怕,這邏輯很奇怪吧!到底假新聞問題,國家的角色是什麼?特別是很多人會把重點放在傳播假新聞的個人,但真正假新聞變成假新聞的原因,應該回歸到新聞發表有關,不然我們在臉書或其他網站看到,需要經過媒體才會變成新聞,既然因為它假所以在這些地方散佈,如果樣的話媒體本身的問題是什麼?國家當然要介入,怎麼可能讓個人直接面對假新聞,然後批評他之所以會相信是因為媒體識讀力不夠,如果夠的話就有辦法判斷,國家不應該是這樣。但在討論這問題我們邏輯必須要一致,我們不能一方面主張個人自由,但完全不提到國家公民所應該具有的角色和要求。… 繼續閱讀

【中國居住證論壇│第二場次】宋承恩:居住證問題:更深的挑戰

宋承恩|牛津大學國際法博士候選人

今天我希望以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兼併為例子,把中國透過發居住證,遂行對台灣人的國民化這件事,賦予更多的細節與情境。

學者們在談去主權危機的時候,往往是針對政府。但不論從中國對台灣乃至於對其他的民主國家,或是從等一下要談的克里米亞,都可以看到,在中國的總體滲透下,要因應的不只是官方,還有民間,甚至每個個人。

在居住證這件事,當它的申請、領取、使用是透過個人行為,而個人行為集體來看,成為整個行為的一環,而「對台灣人發居住證」此一動作,有重大的主權意涵的時候,也牽涉到我們每個人做為國民的義務:是否每個人都有公民的義務,拒絕參加侵害台灣這個共同體行為的義務。

剛才主持人提到,在居住證問題上,我是第一個跳出來講它的主權意涵的人。但其實居住證問題並不是中國從對「人」的方面,侵蝕台灣主權的第一個事件。相較於傳統上,一般大眾較為熟悉的,中國對台灣的打壓,就如剛剛介民所講,例如不給台灣國際空間、壓迫跨國公司改名、透過國際(例如東亞青運)壓迫台灣等,看起來風風火火的行動,針對台灣「人」來的侵蝕,是透過法制,因此比較幽微,難以查覺,但如果注意,這些是實際存在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