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剝蝦皮】從騰訊在中國 談蝦皮在台灣

經濟部投審會對蝦皮支付增資案的審查期限來到最後四天,經濟民主連合今日(8/9)舉辦「十天剝蝦皮,日日記者會」第六場記者會,邀請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宗翰出席,從滴滴打車被下架、騰訊公司手遊產品遭審查等事件,談中國干預網路科技巨頭的情況,以及從中分析蝦皮增資案的潛在國安危機。

吳宗翰表示,中國政府強化科技公司監管的措施開始於2019年,「國進民退」現象愈漸明確,包含螞蟻金服、滴滴打車IPO被阻擋等事件,都令人震驚中國政府可以直接了當地干預市場。吳宗翰說,中國政府以「反壟斷」為名約談、處罰這些科技企業,或以「數據安全」等理由強化監管,從市場自由角度來看是很大的警訊。吳宗翰強調,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這些外商又進一步到台灣,而當中國政府對企業出現不可預測的控管模式,更應該注意這些變化是否會一層一層影響到台灣。

對於外界懷疑中國這一系列監管措施,是否反應中共對社會採取更積極的控制?吳宗翰說,過去胡溫體制下還可能看到一些NGO與外界聯繫、活動,但在習近平時代,國家對社會的控制不斷升高。不只大家熟知的政治與社會面向,幾年前歐美企業陸續變賣中國公司成流動性高的資產,離開中國市場,似乎都在反應中國在經濟方面也出現比過去更嚴格的控制。吳宗翰認為中國對社會的控制會逐漸升高,中國不同政府單位有不同監管政策,有如溫水煮青蛙,強化極權體制。

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宗翰,出席經濟民主連合線上記者會。

吳宗翰再補充,美中關係惡化與經濟脫鉤的局勢與過去美蘇兩套獨立運作系統的冷戰模式有所不同,美中對抗奠基在全球化,國家密切互動,因此雙方都積極結合盟友,希望切斷和對方的連結。吳宗翰分析,中國國家戰略要走向科技自主、自給自足,美中對峙則加速中國監管科技公司的趨勢,讓市場資金重整,流向特定領域。… 繼續閱讀

【十天剝蝦皮】來自騰訊的監控:你的蝦皮資料被傳到哪裡去?

蝦皮支付增資案審查期限倒數七天,經濟民主連合已經連續召開五場記者會接露蝦皮的惡行惡狀,以及其中國影響力對台灣可能造成的風險,呼籲投審會立即駁回此案。

今年五月,網路傳出有中國人士收購完成蝦皮實名制的帳號,每筆2千至3千人民幣不等,當時台北市政府回應公然販賣個資實在不妥,指出平台業者有義務自律。市府也表示會研議建立管理機制。

經民連今日(8/6)邀請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出席記者會,針對使用蝦皮可能帶來的個資外流風險,以及如何強化中資規範的民主防衛機制分享看法。

蝦皮成為電子支付機構的風險

今年七月修正通過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正式上路,未來電支業者除了經營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外,還能收受儲值款項、辦理國內外小額匯兌、辦理與前三款有關之外幣買賣,以及衍伸出包含提供電子發票系統及加值等八項業務,宛如就是一間「蝦皮Pa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