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主連合2020年度工作報告

(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 經濟民主連合誕生於反服貿、太陽花運動,致力抵抗中國政商勢力,守護台灣主權與經濟自主,以追求自由、平等、團結、永續的新國家為宗旨。 過去一年多來(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經濟民主連合推動完成〈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之三的立法,為對中政治談判畫下紅線,擋下了于品海紅色資本入主台北雙子星大樓地標,成立台灣公民陣線提出2020公民政綱,舉辦「撐香港,反送中」集會與遊行,聲援香港民主運動,成功地將「拒絕『一中』和平協議」推進為大選政治議題,並出版《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為政策倡議與公民行動深化論述基礎。 建立民主防衛機制 反制中資滲透… 繼續閱讀

反服貿十周年,經民連警告勿重啟服貿

今天是反服貿運動十周年。2013年6月21日下午兩點,《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中國上海簽訂;下午四點,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經濟民主連合前身)的夥伴團體,在立法院舉辦第一場抗議記者會。從這一天開始,到隔年波瀾壯闊的318太陽花運動,以及之後的運動延續,是數十萬反服貿群眾的參與堅持,與千百萬台灣人民的覺醒,阻擋台灣免於遭受《兩岸服貿協議》的經濟浩劫。令人憂心地,近來竟有「重啟服貿、貨貿談判」之議,不顧台灣數百萬民眾的就業衝擊與近年來中國經濟環境急遽惡化的風險,要讓台灣走回「兩岸經濟一體化」的老路。

經民連今日上午於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行記者會,提出切勿「重啟服貿、貨貿談判」的警告,記者會後,並由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逐一朗讀服貿協議開放行業承諾表,提醒各界切勿輕忽「重啟服貿」對各行、各業,對數百萬就業民眾的衝擊。2015年賴中強亦曾於立法院前費時6小時逐條朗讀《兩岸貨貿協議》談判將開放進口的1510項中國工業製品。

記者會中,經民連就重啟服貿提出五個警告。

警告一:衝擊上千行業,423萬就業人口

依據世界貿易組織談判分類,2013年簽訂的《服貿協議》台灣對中國開放六十四大項,轉換成我國行業別共開放逾一千項行業,年生產總額約十兆二千二百五十六億餘元,涉及的就業人口總數達四百二十三萬餘人。台灣多數開放項目,均涉及「商業據點呈現」(中國人來台灣設公司、開店)與「自然人呈現」(中國人來台灣履約工作),而且只要中國人獲准來台灣設公司、開店,投資金額在二十萬美元(新台幣六百萬元)以上,依投資金額高低計算,可申請最低兩位中國人(兩位負責人)、最高十五位中國人(投資三三○萬美元,七位負責人,一位經理,七位主管或專家)來台工作,而且這十五個人均可攜家帶眷來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