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年6月21日公布「大學校院學士班學生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實施指引」,開放從2023年9月起進入大學就讀的一年期義務役役男,可以向校方申請就學期間服役的彈性修業方案,讓大學生役男得以將自身的學業濃縮至三年完成,並於四年內同時服完兵役。經濟民主連合原則支持教育部方案,但目前的方案仍硬性規定役男需連續服完一年期的兵役,只要求大學修業彈性配合兵役,完全排除兵役彈性配合大學修業,甚為可惜。經民連於九月十二日記者會呼籲國防部兼採「一年役期,分期付款」的多元方案,讓大一新生可選擇於入學前的暑假完成四個月軍事訓練,並將剩餘役期以三個星期為一單元,在寒暑假期間或畢業後「分期付款」服完兵役,進而讓役男可以更兼顧學業、兵役、進修及職場的彈性需求。經民連並呼籲蔡政府盡早完成義務役國土守備部隊駐地訓練之訓練場地、部隊編裝與戰場經營。
羅宜:「一年役期,分期付款」才能使役男兼顧生涯規劃與兵役
台灣公民陣線活動部主任羅宜表示,教育部指引作為大學生役男的非強制性修業選擇,我們並不反對教育部當前所提出的方案,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業狀況與時間安排自行決定是否採行「3+1學業濃縮方案」。但是教育部目前的方案仍硬性規定役男需連續服完一年期的兵役,而不考慮經民連提出的「一年役期,分期付款」多元方案,只要求大學修業彈性配合兵役,完全排除兵役彈性配合大學修業,甚為可惜。
至於,各校校長所顧慮的實習問題,我們認為教育部應當藉此契機同時檢討各校當前實習制度的存廢與實施方式,如何不流於形式,且避免成為企業廉價勞動力。至於部分評論擔心該指引實施後,更多學生利用暑假期間修課恐加重教師的教學負擔,多數大學教師在寒暑假期間仍須備課以及處理升等論文等工作,若未來暑期開課成為常態,將惡化大學教師的勞動條件等。我們認為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當前高等教育機構的師生比,也應利用此契機,逐年檢討改進。
蔡英文總統去年12月27日公布「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已說明義務役延長為一年,並非作為主戰部隊(由職業軍人組成)的補充人力,而是要作為國土守備部隊。經濟民主連合在去年10月17日時提出的「兵役改革說帖」中亦指出:義務役作為負責灘岸守備、縱深及城鎮守備及關鍵基礎設施守備的國土守備部隊,並非職業軍人,其訓練期間不需要長達一年,建議可以參考瑞士的兵役制度,讓義務役士兵可於四至六個月的基礎訓練結束後,搭配以每年服役21天為一期的守備任務駐地訓練方式,分年分次,服完後續兵役。…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