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談判 四問藍白二黨

台灣總統大選進入最後階段,已有許多外國媒體、政治工作者抵達台灣觀察選舉過程。國際焦點關注的是,台灣人在台海議題上,究竟是選擇堅持民主價值同盟,抑或是反世界潮流而擁抱威權中國。被視為立場傾向統一的中國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雖然日前稱「任內不會談統一」,上周又在節目上對於和平協議表示「『理論上』應該簽」,意圖用似是而非的言論掩蓋國民黨逐步推進與對岸中國和平統一的真相。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於今日(1/11),針對兩岸政治談判問題召開記者會,向國民黨侯友宜及民眾黨柯文哲提出四質疑:一、如果侯友宜當選,任內是否會與中國進行政治談判,簽署和平協議;二、是否會如同黨主席朱立倫所言,廢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五之三民主防衛條款;三、2005年《連胡公報》的五願景完全配合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和平統一路徑圖,請問國民黨是會選擇遵守,還是會從政策綱領中刪除?四、民眾黨籍的金門縣長陳福海主張,建構金門為九二共識最佳實踐場域,請問黨主席柯文哲:是否認同?

國民黨政策綱領明文記載「本黨將延續過去黨章、黨綱內容,包括2005年『連胡五項願景』」。「連胡五項願景」是由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在2005年與中國前領導人胡錦濤共同發布的公報內容,內容申明要在「九二共識」之下與中國進行進談判,促進終止敵對狀態,乃至達成和平協議,並尋求「最終解決辦法」。這項「連胡五項願景」在中國《反分裂國家法》施行後一個月誕生,兩者所主張先經濟交流、後政治談判的「和平統一」制度性進程一脈相承。此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019年更揚言,若國民黨執政要廢除為台海政治談判而訂定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之三條「政治談判紅線門檻」,企圖架空國會與人民監督制衡機制。

陳方隅:和平是國際義務,並非單方面犧牲主權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前陣子說「任內絕不會談統一」,卻未承諾不簽署「一中和平協議」。國民黨從馬英九(2011)時期就提出十年內要推動和平協議、國民黨前主席吳敦義也揚言等國民黨重新執政就要簽署和平協議,天真的以為兩岸之間可以就此「和平」。然而,真相卻是,和平協議不是國與國之間對等的「停戰協定」或「條約」,而是「一國之內」政治實體之間的武裝衝突,換言之,簽了和平協議就意味著把台灣鎖進中共單方面設定的「一個中國」框架,把台灣的現狀視為「國共內戰」的延續,等同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簽署和平協議最危險的結果就是,美國出售武器給台灣的行為將被中國視為「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必然以此理由出面阻撓;當台海發生武裝衝突時,國際上的民主盟友也將難以援助。陳方隅強調,沒有人想要戰爭、人人都盼望和平,但和平應該是普世價值,七大工業國峰會(G7)上,各國也警告中國不得在台海動武、改變和平現狀,所以和平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都要遵守的國際義務,不應以台灣犧牲主權、自決權利來交換取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