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團體聯合聲明 研擬「中國居住證」因應措施

 

經濟民主連合、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台灣永社與台灣人權促進會於今日(10日)下午舉行論壇並召開聯合記者會,針對中國發放予台灣公民居住證的議題,發表聯合聲明提出因應措施。

個人與國家層次的風險評估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邱文聰說明,中國國務院以《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作為向港澳台居民發放「中國居住證」的依據,其法規清楚認定居住證持有者符合中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居民以及領有中國公民身分號碼等三項身分要件。他認為,在個人層次上,中國居住證延續中國政府長期對台灣人民的國籍主張,並藉此明確其對台灣的領土主張;更甚者,居住證結合數位管理系統,領證者在享有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將個人資料隱私遭侵犯的風險,完全暴露於中國政府的掌控之中。

在國家層次上,邱文聰進一步強調,中國以單方措施發放國民身份證件予台灣國民,並表明申領人的認諾,此法理主張將強化國際社會對「中國實質統治台灣」的印象。他解釋,居住證措施透過「人民的認同選擇」架空了台灣現行法令上國籍的單一性,中國國民身分將取代台灣國民身分;並且中國以此包裝對台灣人民的分化,進而瓦解台灣的主權邊界。… 繼續閱讀

後太陽花看中港資系列座談 (一)電子商務:從服貿、阿里巴巴到蝦皮(2018/4/10賴中強發言稿)

318運動四週年後,我們重談中資在台灣的議題,第一場聚焦電子商務,四年後的環境跟四年前有什麼不同?四年前我們對服貿、對中資來台所提出的各項憂慮是否伴隨中資來台而發生?

我把我的觀察整理成:四個不變、三個改變、三個尚未與即將:

第一個不變:馬政府任內以行政命令核定開放中資來台投資的408個業別項目,沒有任何檢討改變。

2009年6月30日、2011年3月7日、2012年3月20日經濟部以行政命令分三階段開放中資來台投資,總計製造業已開放204項,開放比例達96.68%,服務業開放161項,開放比例為50.95%,公共建設開放43項,開放比例為51.19%,總計408個業別項目。第四波開放中資投資項目檢討,雖因立法院未通過服貿協議而擱置,但是前三波的已開放項目,在民進黨政府上台後,並沒有任何檢討修正。

今天樂購蝦皮有限公司登記的營業項目「F401010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