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階段抵抗:反對中國中信集團入股中信金控|經民連記者會

中國中信集團入股台灣中信金控案,8日正式簽約,這是中資入股台灣金融業的首例,其實就是金融業的旺中案,其影響遠比旺中案還深遠。

一、中國的國家戰略企業-中國中信集團

經民連召集人賴中強指出:引發國人普遍疑慮的旺中案,蔡衍明還只是一個受中國政府影響的台商,即將入股中信金控的中國中信集團,根本是中國國務院控制的國家戰略企業。鄧小平在1979年親自批准中信集團的設立,創辦人是人稱「紅色資本家」的中國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前黨組書記熊向暉原任中共調查部與統戰部副部長,集團現任董事長常振明兼任中國共產黨黨組書記。媒體報導此次相互參股案,奠基於中信金控辜濂松與中信集團前董事長王軍之間的情誼,而王軍係中共八大老王震之子,被《中共太子黨》一書認定為中共太子黨核心成員,1989年中國民運,中信集團被列為十大「官倒」企業之首。這是一個與中國國安、情治、軍方系統關係密切的國家戰略企業。

當中國改革開放需要引進外資時,中信集團與日商合資成立中國東方租賃公司(1980),透過野村證券發行海外債權(1982)。當中國要發展航太軍火工業,中信集團及旗下企業,收購澳洲波特蘭鋁廠10%股權(1986)、成立亞洲衛星有限公司(1988年),近來並收購世界最大鈮公司巴西礦冶15%的股權(2011),鈮是製造噴射引擎和火箭引擎重要物資。當香港主權移交需要企業界扮演「平穩過渡」 角色時,中信集團先收購遭擠兌的嘉華銀行(1986),然後收購香港關鍵敏感企業:國泰航空(1987)、香港電訊(1990)。當波斯灣戰爭後,中國須要穩定中東油源,中信集團為伊朗修建德黑蘭地鐵(1995)。當中國打算緊縮香港言論自由時,中信集團旗下中信國安收購亞洲電視(2006)、中信銀行(國際)對香港獨立媒體抽廣告(2013)。對於這次中國媒體報導中信集團收購台灣「最大民營銀行」,您說,算不算中國政府當前國家戰略的一環?… 繼續閱讀

【新聞稿】諾富特事件提告記者會新聞稿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簡稱民主陣線)成員賴中強、嚴婉玲與民主鬥陣成員簡年佑、侯百謙等七人,為追究今年6月25日「王張會」時,諾富特飯店與航警局人員「破門而入」與限制人身自由之違法行為,特委請義務律師團律師於今日向桃園地方法院提出民事損害賠償訴訟與刑事自訴,並向社會各界說明。
今年6月25日我國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與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於桃園機場諾富特飯店舉行「王張會」,諾富特飯店與航警局人員未能遵守文明國家對房客居住自由、人身自由與隱私應有之尊重,採取不必要之過度維安措施,在欠缺任何正當法律程序下,撞擊民主陣線成員投宿之647號房與649號房門,撞破647號房門,並限制七人之人身自由。經當事人與律師團成員討論後,決定提出如下之訴訟:
(一)對王隆(警政署航空警察局局長)、 黃秀真(警政署航空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股長)、現場名籍待查之警官、現場名籍待查之五名警員等八人提出刑法第302條第1項私行拘禁剝奪行動自由罪及第304條第1項強制罪之刑事自訴,並依刑法第134條加重其刑。未來,並將請求國家賠償。

(二)對華航大飯店股份有限公司(台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外籍經理Eric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