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連11/19下午記者會採訪通知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於11月19日(週三)下午1點由會長賴中強、副會長張信堂、周婉窈偕同本會幹部拜會民進黨中央黨部,呼籲賴總統召開財政國是會議「用更大的民主,化解民主的紛爭」。並於下午1點45分舉行記者會,說明拜會經過、呼籲賴總統召開財政國是會議的五點理由,並向朝野政黨提出對《財政收支劃分法》再修正的原則建議。
參考李前總統先例,以國是會議化解紛爭,凝聚改革動力
「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未來希望一起匯聚更大的力量,守護民主台灣。」這是去年12月20日立法院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後,賴總統隔天的呼籲。
台灣公民陣線執委羅宜指出,立法院再次惡修《財政收支劃分法》,然而,憲法法庭已然癱瘓,再次罷免已不可能,國家財政益形嚴峻。回顧李前總統任內,1990年國是會議達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回歸憲法」、「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共識,李前總統藉由國是會議成功凝聚國人共識,突破黨內保守勢力的阻擾,成為台灣民主改革的助力,此一前例,值得賴政府參考。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昨日已說明立法院再次惡修《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嚴重性:「2026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 3兆350億歲出,已經舉債了3,000億元,如果依照上週五通過的國民黨版的《財劃法》,擴大計畫型補助地方,中央政府必須再多舉債2,600億元,會達到5,600億元舉債規模。這已經完全超出、也違反了《公共債務法》第5條15%流量的管制。如果硬逼中央政府編出這樣的預算,就是違法的政府,編出來的就是違法的預算」「若要中央政府自行刪除原來其中相關預算,難道要刪國防預算嗎?難道刪科技預算嗎?或者是公共建設預算,或是社福預算,或是教育預算,或是治水預算?立法院有能力負起這個責任嗎?」
面對此一嚴峻情勢,我們呼籲賴總統廣納雅言,慎思如何「依照憲法所賦予的權力,守護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並呼籲賴總統優先推動召開財政國是會議,先以總統統籌國家大政方針的全局視野,讓全體國人理解當前國家面臨內外情勢的整體財政需求與困難,廣邀各界會商形成國人多數意見,再以總統協調五院的高度,懇切溝通,說服各界採納財政國是會議結論。

五點理由,總統有必要召開財政國是會議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會長賴中強說明建議總統召開財政國是會議的五點理由:
(一) 因應《財劃法》再次修正,避免政府因屈從藍白黨人的無理補助要求,違反《公共債務法》15%舉債上限,違法超額舉債,遭國際信評機構調降台灣主權信用評等,影響企業與銀行籌資,損害企業勞工、股東與全體國民經濟利益。
主權信用評等是一個國家信用品質的重要指標,用以反映信評機構對該國政府能否完全且準時償還債務的能力及意願的評估。2025年9月12日,惠譽把法國主權信用評等從「AA-」降為「A+」。原因即為:法國總理貝魯的440億歐元財政撙節方案不獲國會支持,惠譽指出,法國國民議會表決結果,使貝魯在2029年將赤字降到符合歐盟規範的(GDP)3%的目標難以達成。
根據國際三大信用評等機構的最新報告,台灣目前的主權信用評等為 AA3(穆迪)、AA+(標準普爾)和 AA(惠譽),展望均為「穩定」。如果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真的超出或逼近《公共債務法》15%上限,信評機構必須重新評估台灣政府「能否完全且準時償還債務的能力及意願。」
一旦國際信評機構調降台灣主權信用評等,直接影響,將是政府發行公債的利息成本上升。又因為公債利率是企業與民間借貸利率的參考指標,公債利率上升會影響整體市場利率跟著走高。進而影響企業與銀行籌資成本、擴大利息支出,損害企業勞工、股東與全體國民經濟利益。
(二) 因應《財劃法》再次修正,避免地方大幅膨脹的統籌分配稅款與補助款,排擠各項國民社會福利給付。日前卓榮泰院長已指出:「長照3.0、0-6歲國家養、生育給付每胎補到10萬等計畫,甚至勞健保的撥補,都會因為財劃法修正案掏空中央政府,難以執行。」青年人更關心:近年來政府擴大租金補貼、學費補助與學貸減免等重大政策,是否無以為繼?
(三) 因應健保財務缺口、勞保潛藏負債、公務員與教職員退撫基金撥補等四大社福財政難題。
全民健康保險與勞工保險是影響國民人數最廣的社會保險制度,全民健保估計每年有700億元的財務缺口;勞工保險潛藏負債13.5兆元,2020年以來,政府每年撥補200億元到1300億元。又公務員與教職員退撫基金,因2023年7月1日以後初任人員實施個人專戶制,導致退撫基金用罄年度提早發生的財務缺口,依《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第93條規定及《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第98條規定應由政府分年撥補。以上四大社福財政難題,冰凍三尺,雖非一日之寒,但本於社會安全制度永續之原則,政府必須籌畫因應方案。
(四)因應《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預算條例》,包括「台灣之盾」(T-Dome)所需之財源。又媒體報導包括攻擊型無人機、無人艇、台版鐵穹防空系統在內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預算條例》,預計分七年編列,總預算規模高達一兆元,平均每年需要1428.6億元。
(五)因應長照3.0、國民年金、社會救助、家庭照顧假等新社福改革,所需之財源。
《財劃法》修正,應各退一步,追求中央、地方與人民三贏
賴中強並指出,《財劃法》修正,朝野應各退一步,追求中央、地方與人民三贏。針對去年《財劃法》修正,傅崐萁從中央挖走的四千多億元,建議朝野以「一千億留地方」「一千億還中央」「一千億應撥補:勞健保及公教退撫基金財務缺口」「一千億新社福:用於長照3.0、國民年金至少八千、社會救助與家庭照顧假等新社福改革」。如果以上財源尚且不足,應考慮一併推動賦稅改革並修法適度放寬政府年度舉債上限。
至於《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預算條例》等特殊國防支出,考量台海軍事力量的平衡,中國解放軍2027年建軍百年的整體情勢,確實有必要於中短期內完成,建議應以「排除年度舉債上限」之方式特別立法,但基於財政健全之考慮,仍應計入累計公共債務未償餘額。
行政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草案的提出,不妨礙財政國是會議的召開
賴中強強調:雖然行政院已宣布將於本週四院會後提出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草案,然而,院版的提出不妨礙更周延地聽取各方意見,且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及整體財政健全方案尚且涉及勞健保財務、年金制度、國防預算與新社福財政需求。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慎重建議賴清德總統召開財政國是會議,廣邀中央、縣市、鄉鎮三級政府之首長、財政主計官員、衛生社福及相關部會官員與民意代表,各政黨代表,學者、專家與公民團體代表,青年與學生代表,以全國各界會商,討論《財劃法》再修正、勞健保、年金、國防及新社福需求之財政規劃,並一併討論中央與地方經費分攤、稅制改革甚或適度放寬每年15%之舉債上限。財政國是會議討論結果,有把握形成國人多數支持方案,就向國會提出,放手推動。若無法形成多數支持方案,那也讓國人知道問題在哪,未來幾年該努力的方向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