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台灣民主化的新動力—區自治、都縣平等、地方議會比例代表制 「與新憲共舞」系列講座


台灣各地的地方自治,在「凍省」後又歷經縣市合併、五都改制,產生許多實際上的變動調整,,面臨重新省視、適度調整的迫切需求。經民連邀請對地方自治議題有強烈關懷的三位講者,針對現況下,六都與非六都縣市之間的自治權限不平等;財政收支劃分嚴重失衡;六都之中的各「區」原先可以自理的地方性事務,遭直轄市層級架空並且徒增繁瑣程序,地方選舉遭黑金勢力、地方派系與家族政治把持等等問題提出診斷。要解決這些疑難雜症需要怎麼樣的制度革新?是否藉由區自治與政黨比例代表選出的地方議會能促成更積極的基層政治參與,進而帶來嶄新的政治風氣?透過這場活動共同來討論、一起關心與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地方政治」。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同時也是前立法委員、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地方自治組召集人指出,台灣升格直轄市的體制,是將「台北市的體制」強加在其它「大面積城鄉型的直轄市」。台北市面積271平方公里,但其他四都面積超過二千多平方公里,桃園一千二百多平方公里,除了台北市以外台灣其他五都的面積都比東京都大很多。台灣升格直轄市時,由於中央政府缺乏比較制度的研究,即草率以台北市為準,決定「鄉、鎮、市」變更為「區」,並停止「自治團體」改為「派出機關」,而停止地方自治選舉,從比較制度來看,實在是「開民主的倒車」。蘇煥智從日本的地方體制來映照檢討台灣六都升格的草率,提出幾項建議,思考一方面重新落實地方自治的民主精神,也一併檢討精簡地方組織,整併擴大區的規模,並以全政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來杜絕基層黑金的把持,並落實政黨關心地方公共事務的責任。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呼籲「開放成立地方政黨」「地方議會設置政黨比例代表」,帶動新的政治參與及青年從政風潮,以打破黑金勢力、地方派系與家族政治對地方選舉的壟斷,成為台灣第二波民主化的新動力。賴中強建議:(1)修改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及地方制度法,在2018年縣市議員選舉,比照立法委員選舉採取兩票制,設置政黨比例代表,區域及原住民議席及選區先維持不動,新增與區域及原住民議席等額的政黨比例代表。 (2)到2022年選舉前,再檢討採用完全政黨比例代表制,抑或單一選區兩票制,並檢討議會總議席數。(3) 刪除《人民團體法》「不得成立區域性政黨」的規定,開放地方政黨成立。(4)地方政黨的補助金,依地方議會政黨比例代表得票數計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