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兩岸清華一家親 成為台美戰略互信破口

中國「清華海峽研究院」未經政府同意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設置新竹辦公室,引發中國校園滲透、挖角我國高科技人才及竊取技術之疑慮。雖然教育部已要求清華大學終止租約、命其撤出,並將依法開罰,但在美中貿易戰全球高科技供應鏈重組之際,「兩岸清華一家親」的密切往來,已衝擊台美戰略互信。經濟民主連合、臺灣學生聯合會及立法委員范雲辦公室今日(11/10)召開記者會,梳理事件來龍去脈,及提出因應措施。

台灣公民陣線組織部主任許冠澤(左一)、立法委員范雲、濟民主連合研究員江旻諺(右二)、臺灣學生聯合會副秘書長蔡一愷(右一)共同召開記者會 陳力俊率團親洽「清華海峽研究院」,清大校方公然說謊

台灣公民陣線組織部主任許冠澤表示,前日台灣清大校方對「清華海峽研究學院」設立辦公室於校內,竟宣稱「校方未曾知悉或參與其中的業務運作」,明顯公然說謊,是最糟糕的教育示範。

台灣清大前校長、現任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陳力俊在《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書中,第376頁以下收錄其2019年12月7日「廈門清華海峽研究院交流會」致詞稿,白紙黑字承認:「清華海峽研究院‧‧‧我個人非常認同這樣的構想,所以在‧‧‧2013年8月(時任清大校長),率領新竹清華的多位一級主管,包含教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科管院院長、工學院院長等專程到廈門做進一步的商談,並在校友會的安排下,造訪相關單位以及勘查可能建址‧‧‧可惜後來由於政治因素‧‧‧而由『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校友會』對接。」 … 繼續閱讀

無關學術標準的畢業條件就是零學分課程

文/黃厚銘(經濟民主連合智庫文化思想組召集人、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剛剛得知,十月十八日的教務會議通過修訂「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學位考試要點」,終於正式把繳交論文給圖書館的要求與取得「畢業資格」的條件劃分清楚。這條文的原來版本是去年十月十九日的教務會議通過的,當時,我是五十幾票對一票,唯一一票反對此一條文的教務會議代表。所以,相隔整整一年。

在那次會議中,我先是針對另一個條文,成功說服大家,不能因為研究生沒有繳交論文給圖書館,以致連「學位證明」也無法取得。因為既無法領取畢業證書,也不能申請學位證明,不就等於無法畢業嗎?表決結果是支持我的主張的。

然而,在這個「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學位考試要點」第八之一條當中,還是把完成離校程序、上傳與繳交論文都當作取得畢業資格的先決條件(請參看照片的中間那列),所以我還是堅決反對此一條文。

但或許其他會議代表覺得,另一個條文的修訂都已經如我的意了,怎麼現在這個條文還不願讓步。所以,表決時我還清楚聽到,坐在我後方的某系系主任在鼓動他周邊的教務會議代表,投票反對我的主張。結果,我就成了五十比一的表決中,唯一一票反對這第八之一條的文字的教務會議代表。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