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共和國》賴中強/贏得大選 失去台灣?

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

秉持父親「化獨漸統」遺命的馬英九,去年就宣示要透過兩個「地區」領導人碰面,把「九二共識」穩固下來,成為政黨輪替也無法改變的超穩定架構。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更露骨揭示「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是要「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

沒有經濟自主性,就沒有政治自主性。當絕大多數的國人把注意力與希望寄託於明年大選的同時,馬習會後,馬、習政權正在利用馬的剩餘任期,共謀推動四項經濟併吞政策,要摧毀台灣的政經主體性,打造政黨輪替也無法改變的「經濟」超穩定架構,最終將奪去我們的民主。這四項政策是:開放中資入股IC設計業,開放中國散戶買賣台股,允許中國親信經營媒體,簽署貨貿協議,完成「兩岸經濟一體化」。

一、中資入股台灣IC設計業,買下台灣最關鍵最具競爭力產業:

經濟部長鄧振中日前接受「金融時報」訪問表示,考慮解除中資參股台灣IC設計產業禁令,希望在任期結束前完成這項工作。去年台灣IC設計業產值新台幣五七六三億元,占GDP約三%,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產業。然而台灣IC設計業股權分散、不設工廠委託晶圓廠代工、以人才及經驗為企業核心價值的特色,也成了中資併購挖角的首要目標。只要允許中資入股,中資挾中國政府、大客戶與大股東三位一體的談判實力,不必挖角、竊取營業機密或擔任董事,只要把台灣一個團隊借調到中國,把中國一個團隊派來台灣交流,很快中國的IC設計就可以趕上台灣。美國政府否決清華紫光併購美光,而馬政府卻要為紫光收購聯發科鋪路,這不是愚蠢,而是有計畫地在摧毀台灣經濟自主性。… 繼續閱讀

反對中資併吞,抗議陳德銘來台

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再次來台,今(12/2)日上午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台北辦事處與中資企業負責人座談,隨後偕同北京最大國營企業北京控股集團董事長王東,參訪該集團在台灣設立的京泰發展有限公司。陳德銘與王東高調「巡視」中資企業在台據點,展現的是習近平政權透過併購買下台灣關鍵產業,併吞台灣的決心。

早在2012年8月第八次「江陳會」簽訂投資保障協議時,當時海協會陳雲林會長就狂妄地說「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已是刻不容緩的選擇」;而陳德銘繼任後在2014年1月新春賀詞重複了這個說法:「海協會將繼續加快ECFA貨物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協議的協商,努力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而中國共產黨十八大政治報告更是露骨地說「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是要「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
近來,中國政府並配合馬政府下台前的對中暴衝政策,企圖達到(一)中資入股台灣IC設計業,買下台灣最關鍵最具競爭力產業,(二)中國散戶炒作台股,擴張證券市場影響力,(三)中國親信收購中嘉網路及東森電視,經營台灣媒體,(四)年底前完成貨貿談判,實現「兩岸經濟一體化」等四大經濟戰略目標。

我們今天在此,要向中國政府的經濟併吞政策表達最大的抗議與抵抗的決心,並對國人提出最嚴肅的警示。沒有經濟自主性,就沒有政治自主性。當絕大多數的國人把注意力與希望寄託於民主大選的同時,馬、習政權正在共謀摧毀台灣的政經主體性,打造政黨輪替也無法改變的既成事實,最終將奪去我們的民主。我們要呼籲台灣人民全力阻止馬政府的四項對中暴衝政策:

(一)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