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影響評估,切勿閉門造車;擴大勞工失業給付,朝野合力推動

台美貿易談判結果即將揭曉,美國於 8 月 1 日調整臺灣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為 20%。無論最終稅率為 15% 或 20% 或其他,亦無論其結果因美國提高進口關稅而衝擊我國出口產業,或因我國擴大對美貿易開放而衝擊我國農業或其他內需產業,勢必迎來相當程度的經濟與社會衝擊。台灣經濟民主連合今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朝野政黨謀定而後動,沉著因應此重大經濟與社會衝擊。經民連提出「關稅衝擊影響評估,切勿閉門造車」「擴大勞工失業給付,朝野合力推動」兩項訴求。經民連建議行政院比照當年服貿協議爭議舉行二十場公聽會的前例,廣開公聽會與聽證會,再依序進行衝擊影響評估、因應方案研擬、《韌性條例》修正、特別預算編列。經民連並建議擴大勞工失業給付,落實就業保險覆蓋,確保失業勞工不因雇主未投保就業保險而領不到失業給付。

▍賴中強:行政院應暫緩預算編列,關稅衝擊影響評估 切勿閉門造車

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指出:面對即將出爐的台美貿易談判衝擊,在野黨急於談判結果未定前,要求行政院長赴立法院報告,執政黨則預告將先修改《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再提出特別預算。經民連批評朝野政黨都過度急於政治攻防,而忽略完整衝擊因應該有的步驟。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呼籲朝野政黨謀定而後動,沉著因應此重大經濟與社會衝擊。賴中強指出:台美貿易談判美國提高進口關稅將衝擊我國出口產業,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多次表達憂慮,台灣勞工因應關稅衝擊行動聯盟更在7/22日前往行政院抗議,然而,實際可能受影響的產業,應該不只已浮出檯面的汽車、工具機與機械業;而台灣擴大對美貿易開放,亦可能衝擊我國農業或其他內需產業。面對影響層面廣泛的貿易協定,談判定案後民主國家政府該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將定案後雙邊協定內容完整公布,並與所有可能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共同進行衝擊影響評估,做為政府研擬因應方案的依據。此過程,應廣泛召開公聽會與聽證,邀請利害關係人、受衝擊產業業者代表與勞工代表、學者專家提供意見。當年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經民連即曾提出「一產業,一公聽會」的主張,後來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舉行二十場公聽會,此一前例,可供各界參考。

賴中強指出:政府整體因應台美貿易協定的四步驟應為:第一步,廣泛舉行公聽會及聽正,進行全面且縝密的衝擊影響評估。第二步,待聽取各產業與民間意見後,行政院方能根據完整的衝擊影響評估,提出因應方案。此後方有第三步《韌性條例》的修正,與第四步特別預算的編列提出並送交立法院審議。台灣經濟民主連合鄭重呼籲朝野各黨切勿急就章地閉門造車,亦勿僅從政黨對立、政治攻防之角度處理此攸關全體國民生計之重大決策。

▍陳思妤:朝野三黨應合作擴大勞工失業給付,保護受產業變遷與失業衝擊的勞工

經民連智庫研究員陳思妤指出,貿易戰急遽升溫,產業與就業結構可能面臨重大衝擊,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是青年、勞工及弱勢產業處境的進一步惡化,不願意看到台灣內部原有的社會與經濟矛盾的進一步加深。台灣經濟民主連合呼籲:在這樣國際經濟變遷的時刻,更應謹慎思量如何強化現有社會安全網的不足,並因應未來可能衍生出來社會問題。而其中最關鍵並急迫的,就是保護受產業變遷與失業衝擊的勞工,我們鄭重呼籲朝野三黨應合作擴大勞工失業給付,落實就業保險覆蓋,確保失業勞工不因雇主未投保就業保險而領不到失業給付,此涉及《就業保險法》、《因應貿易自由化調整支援條例》、《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三法之修正。

我國雖早於 1968 年即將「失業」納入勞工保險所要因應的社會風險當中,但遲至 1998 年才正式引進失業保險,並於 2002 年制定《就業保險法》。依照《就業保險法》之規定,就業保險之給付有:失業給付、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失業之被保險人及隨同被保險人辦理加保之眷屬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補助。

在擴大勞工失業給付面向

陳思妤指出,《就業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失業給付按申請人離職辦理本保險退保之當月起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百分之六十按月發給,最長發給六個月。」同條針對大規模經濟衝擊已於第二項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於經濟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或其他緊急情事時,於審酌失業率及其他情形後,得延長前項之給付期間最長至九個月,必要時得再延長之,但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行政院首應研議,是否依照現行就業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二項啟動「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機制,延長失業給付至九個月或十二個月。

國會朝野三黨也應考慮是否適度調高失業給付六成薪,以及受失業者扶養眷屬加給至多二成的給付金額規定。

如因前二項調整,變動就業保險收支平衡之計算,應可考慮修正《韌性條例》包括普發現金在內的各項金額分配,由國庫撥補,或加徵特別捐,從台美貿易談判受益產業課徵,以落實社會團結。

在落實就業保險覆蓋面向

依照現行《就業保險法》第五條規定,原則上事業單位無論雇用人數多寡,必須為其雇用之勞工投保就業保險,第三十八條並訂有非常嚴厲的懲罰措施:「投保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為其所屬勞工辦理投保手續者,按自僱用之日起,至參加保險之前一日或勞工離職日止應負擔之保險費金額,處十倍罰鍰。勞工因此所受之損失,並應由投保單位依本法規定之給付標準賠償之。」然而,現實上對勞工而言,這是一個看得到,但實際上拿不到的請求權。畢竟企業倒了,關廠失業,勞工是要向誰求償,才求償得到。

陳思妤指出:根據經民連智庫經濟與社會政策中心推估,我國約有四十萬勞工是依法應投保就業保險,而雇主未投保。其最主要原因是中小微企業雇用人數未達《勞工保險條例》僱用員工五人以上者,不適用強制以事業單位為勞工投保勞保的規定,此時,受僱者多數以「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者」名義,以職業工會為投保單位加入「勞工保險」

這些未加入勞保、或以職業工會為投保單位加入勞保的受僱者,實際上並未加入「就業保險」,未來若因經濟情勢造成失業,將無法領取失業給付。

經民連智庫經濟與社會政策中心推估,根據勞動部統計,2024 年年底,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總數為 10,479,398 人,就業保險被保險人總數卻只有 7,404,921 人;兩者的差距為 3,074,477 人,意即,有 307 萬人有投保勞保、卻未投保就業保險。扣除掉引進移工 820,083 人(依法不參加就業保險)、自營作業者 1,270,000 人(非受僱勞工不適用就保),再扣除就業保險投保單位 575,921 家(推估雇主投保人數),尚有高達 408,473 人,可推斷為應投保就業保險、卻未投保就業保險的受僱者。

這 40 萬人,是僱用員工不滿五人之中小微型企業受僱者,未來若失業,因其並未投保就業保險,將無法請領失業給付;這 40 萬人,因未投保就業保險,也無法請領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給付。

觀察我國勞動狀況,2024 年年底的失業人數為 39 萬 9 千人,失業率總計為 3.32%(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 3.39%),其中,15 – 24歲的失業率為 10.79%、25 – 44歲為 3.37%、45 – 64 歲為 2.23%、65 歲以上則為 0.77%。台灣青年的失業率,竟是是國人平均失業率的三倍以上,可見台灣存在著嚴重的青年失業問題。

為保障青年、勞工及的中小型企業受僱者在失業之後的經濟安全,落實就業保險覆蓋,確保失業勞工不因雇主未投保就業保險而領不到失業給付,經民連提出以下訴求:

一、比照職災保險,就業保險應落實全面覆蓋,朝野三黨應合作修改《就業保險法》,比照《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 10 條之特別加保制度,並納入簡易加保管道,便利參加就業保險。

二、過往違規大赦,既往不究,不向雇主追究基準時點以前,《就業保險法》第 38 條第 1 項之未投保十倍罰鍰及相當於保險給付之賠償,而由國家全面撥補代償一年(或其他期間)欠繳就業保險保費。於基準時點以後,投保單位仍未為其所屬勞工辦理投保手續者,應落實稽查並依法開罰。

▍陳曉煒牧師:韌性條例應做對人民最好規劃,行政院應善盡職責

台灣超派守護聯盟發起人陳曉煒牧師表示,去年青鳥時,我是南崁多加教會的牧師,罷免時,我是桃一罷免牛煦庭的領銜人,726投票結束後,在桃園一、三、四、六的罷免領銜人、總召、志工,正在籌組「台灣超派守護聯盟」,台灣是我們守護的本體,超派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超越黨派,一個是台語的足歹tsiok-pháinn。我們是台派,希望集結力量守護台灣,聯盟就是這些罷團期待繼續把地方公民監督的力量延續下去。今天即是以台灣超派守護聯盟發起人,來參與今天記者會。

罷免時,我們有喊出一個口號「罷團不是側翼,監督包括藍綠」所以今天,我們不是只有在罷免期間針對國會的不適任立委,公民力量若要展現,就要讓政府也聽到公民對很多議題的關心。回想去年初衷,是希望立法院回復正常運作,所以我們的口號也包含「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所以我們看到,這次因為大罷免的結果,好像現在韌性條例的通過,考量點變成政治的攻防,好像在野黨人比較多,就要聽在野黨的,行政院不要再抵抗了。裡面要怎麼修改,就讓在野黨修改,用立法院的力量,好似是一個實驗,若一萬元條例通過,那未來可否用立法的方式,成為行政院的太上皇。

韌性條例的通過,不應該是立法院人數比例來決定是否通過,以及他的內容。而是行政院也應作出在關稅衝擊下,韌性條例是否有做出對人民最好的規劃?方才賴律師發言中,我也非常贊同,行政院有義務透過公聽會、聽證會,以及和勞工團體的對話,行政院應提出應對方案。是否有可能應對方案被在野黨杯葛、反對,或用其他手段要求行政院必須聽在野黨的?當然有可能,過去也都是這樣。但是行政院的義務是,要通過這些該有的程序,跟國民進行報告,告訴我們你已經盡力了。公民要監督的除了在野黨的蠻橫,也要看到行政單位是否真有能力,把公民託付的治理國家的權力做好。

方才提到,包含勞工失業補助擴大等等,係為因應未來關稅衝擊若比想像中大的補救措施。但若這些因應、補救方案都沒有的話,未來衝擊必然更大。所以我們建議,勞工失業補助擴大這點應盡快進行規劃,否則未來可能根本來不及。希望行政院不是迫於當前壓力,或是願賭服輸等等話術,給在野黨決定就好,這不是最好的方式。希望行政院仍能盡到應有的義務。


【記者會資訊】
主辦:台灣經濟民主連合
時間:08/06(三)上午 10: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 3A 會議室

出席:
賴中強律師(經民連智庫召集人)
陳曉煒牧師(台灣超派守護聯盟發起人)
陳思妤(經民連智庫研究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