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港大打壓學生 撤銷張翔院士資格

近日(4/30),香港大學校方發出聲明,譴責香港大學學生會「偏激的言行」,並中止過往為學生會收取會費的行政慣例,收回學生會辦公室以及其它校內設施的管理使用權。自「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大學校方並非選擇保護學生,使其免於中共政權清算,反而變本加厲成為替政權肅清校園的打手。

台灣撐香港陣線、經濟民主連合於今日(5/6)上午召開記者會,並聯合立法委員范雲、蘇巧慧與台港學者、學生,抗議港大校方配合中共政權打壓學生自治。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江旻諺直言,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擁護中國政府,迎合港版國安法,這種侵害學術自由的政權打手竟然獲聘為中研院院士,嚴重損害台灣的國家利益。

記者會主辦團體也響應前天(5/4)晚上由一群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運動領袖所寫給中研院院長的公開信,共同呼籲中研院院士會議應該立即研議倫理規範,建立除名機制,撤銷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的院士資格,並全面檢討現行院士遴選制度,以彰顯中研院維護學術自由、不替極權政府為虎作倀的決心。

青年學生是香港民主自由的守護者

同為香港大學校友,且曾任港大學生會《學苑》副總編輯的江旻諺表示,在反送中運動當中,張翔聲稱自己持守「行政中立」,卻從未為以肉身抵抗中國鎮壓的青年學生說過一句話,顯見香港學術「高官」的偽善。更令人憤怒則是,張翔如今直接成為打擊學生的政權幫兇。江旻諺提到,一如年初香港中文大學校方驅逐學生代表,終止學生會權利,本來被期待作為學生保護傘的香港大專院校,實質上正一步步淪為實行言論審查、聽從政權命令的政治從屬機關。過去香港人總擔憂中國部署在香港西環的中聯辦干預香港自治,如今中國自己戳破「一國兩制」的虛假外殼,意圖全面控制香港每一個重要機構。… 繼續閱讀

產學創新沙盒,初期試辦限台積電

目前正在立法院正在審查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其立法目的是為解決半導體產業人才不足、學用落差之問題,但此條例不但排除現有十三項法規、扭曲原有的高教治理結構外,還存在十大缺失,包含國家重要技術外流、擴大中資威脅、掠奪高教資源、院長一人獨裁、監督機制徒具形式、排除學生意見等重大爭議。

經濟民主連合於今日(5/4)召開記者會,考量教育部「促進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之創新」的立法目的後,我們提出縮小試辦範圍,初期以台積電為限的方案,避免限有產學條例上路後衍伸出更多問題。此外,我們也在今日由教育委員會召委張廖萬堅所召開的「產學條例」公開協調會上公布我們的十四點主張內容,希望立法委員及行政院能採納。

產學創新不應急就章,初期試辦應限台積電

臺灣學生聯合會高教委員會主委黃彥誠表示,產學條例存有重大爭議,且研究學院以發展國家重點領域產業、提升特定產業之競爭力為任務,與大學之教育本質容或存有緊張關係,如何處理應謹慎為之,稍有不慎,確將危及國家百年大計。為貫徹教育部草擬本條例之實驗性質,本條例應明訂研究學院之產學合作創新實驗,應從獲國人信任的「護國神山」台積電開始。如果台積電實驗失敗,我們不相信其他企業更可能成功;如果台積電實驗成功,確定此方式可行,可在三至五年後擴大適用於其他國家重點領域產業之指標企業,並根據台積電試辦經驗修正本條例。

黃彥誠指出,未來若需擴大適用於其他國家重點領域產業及指標企業之擇定,應考慮台灣於全球競爭中之經濟自主策略、永續發展、社會團結、國家安全等因素,經公開聽證徵詢學者專家與各界意見後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