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我們在自由廣場前放上貨櫃、架起拒馬,經歷兩週的滾動式策展,我們在三月三十號完全開展。若你經過廣場,邀請你停留片刻,看看三十年來臺灣民主前進的路途。
#展場介紹
『卅』
野百合運動於1990年行動,迄今已經三十年。本展體以貨櫃與拒馬,排列成「卅」,紀念野百合運動以降,三十年來的社運歷史。透過還原運動現場的照片、在布條上書寫橫跨三十年的社會運動史,呈現貨櫃的外側、與木製拒馬上隨風飄揚,藉此紀錄一段段抗爭的行動,也彰顯在行動中,不默而生的每一個人。在為了更美好的未來,選擇從日常動身,站上街頭,面對國家威權之際,我們都是高牆外的人。
#互動策展… 繼續閱讀
2020.03.16 青年國會改革宣言:〈在擺脫七百個皇帝的壓榨之後〉
「未聞島名-野百合學運三十週年系列紀念活動」主辦單位:
臺灣學生聯合會、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公民陣線
三十年前,野百合學運為台灣的民主轉型拉開序幕。當年的學生,不願再忍受「七百個皇帝」的壓榨,不願再同意以維持「全中國」代表性為藉口,讓在中國選出的老立委、老國代、老監委萬年不改選,不願再接受背棄「主權在民」原則、背棄當代民主公民自我統治原則的威權統治;學生站出來,要求「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
三月學運之後,我們歷經國大代表全面普選、立法院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一次次由台灣人民行使主權的過程,在承繼外來政權政府體制的歷史條件下,選出能夠彰顯國民意志的國會,並逐漸形成了一座自決命運前途與追求共同政治生活的島嶼。
三十年來,台灣國家之形成、自決主體之確立,以及民主轉型之成功已經成為歷史趨勢。在擺脫七百個皇帝的壓榨之後,蓬勃的社會力發展不斷培育出新一代、以青年為主體的改革行動;民主的國會普選甚至成為世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政體和平轉型的典範,並成就出台灣作為擔當東亞區域穩定的關鍵要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