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需不需要國家?

文/林秀幸(經濟民主連合會長、經濟民主連合智庫文化思想組召集人)

最近奧運賽期台灣選手的種種現象,讓網路上大家開始討論國家應該扮演的角色。從一開始的經濟艙風波到莊智淵「一個人的武林」到林昀儒是不是對岸養起來的高手…種種,各種說法躍然螢幕。不管是站哪一邊的,大部分文章大抵都圍繞在「國家」這個角色。有人說,國家欠選手們一個道歉,國家要照顧好自己的選手。看看莊智淵受那麼大委屈,看到選手們只能坐經濟艙…..。有人又跳到完全的對立面:國家通通都不要管。不是嗎?莊智淵一個人的武林照樣活得很好,國家不要來噌聲量。林昀儒都是家裡在支持,請中國的教練來教,教練和選手雙邊都獲益,讓市場來決定一切都ok,國家一出現就是來壞事的。四年一次的奧運讓大家集體起童根本就是國家的陰謀,這些選手壓根不需要國家……。

寫一寫大家也許也已經警覺,怎麼這些論述和經濟市場論那麼接近。其實,兩邊都太絕對。的確。我們不想要完全的國家主義,但是,讓頂尖運動員完全交給市場應該也不是一個選項。

台灣人進步了,知道國家主義的愚蠢,互相提醒不要以完全的民族主義來包裹這些運動選手,尤其原住民運動員的處境,原住民地位在國內政治,仍有一段長路要走。但是當我們這樣說的同時,不也就是對國家整體有一份期待嗎?

的確,和中國以及共產主義時代下的蘇聯和東歐走同一條路實屬不智。我很多年前聽聞桌球好手和我提及中國如何刻意訓練桌球在世界制霸:桌球不以身高取勝,是中國人認為較可以掌握的項目,中國教練讓選手後面直接頂牆沒有後退空間,來訓練運動員的反應和速度…(這是多年前的事,也許目前已經進化)。冷戰時期的蘇聯和東歐的體操訓練更是駭人聽聞。其實蘇聯控制的不僅運動項目,連音樂家都難逃監控。我手上有一片朋友送的V. … 繼續閱讀

【十天剝蝦皮】免運打下的江山,蝦皮圖的是什麼?從產業經濟角度頗析中國企業思維

蝦皮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蝦皮支付)增資申請期限剩最後十天,經濟民主連合今日召開記者會,從產業經濟學、產業的角度分析蝦皮憑什麼在台不斷推出這麼多的優惠活動,背後的目的或動機又可能是什麼。經民連同時也於臉書標題為「騰訊滾出台灣 投審會駁回蝦皮」照片特效框,鼓勵民眾一起更換集氣關注蝦皮案。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蔡明芳教授表示,蝦皮頻頻推出殺價來搶市佔率,主要原因就是獲得消費者data,這些資料包含消費者偏好、習慣與喜歡看的訊息,中國政府能藉此輕易掌握如何投放訊息到台灣社會,甚至直接使用蝦皮平台發布訊息,進而達到影響台灣民眾的閱聽、接收訊息的內容,未來蝦皮如果真的成為電子支付,其擁有的儲值、轉帳等權限將讓它的資料庫更加龐大。

蔡明芳也質疑,蝦皮的資金到底從何而來,政府如未釐清就准予電子支付,就是對不起過去投給蔡英文政府的選民,因為支持者是擔憂中國影響力的滲透介入,基於此信任政府應該積極調查蝦皮資金何來。蔡明芳強調經濟部去年調整對中資的定義後,蝦皮也馬上跟著新法也「調整」其股權比例,很明顯的就是為了滿足監理上的需求,所以對中資不能只在股權比例上做討論,要詳細釐清背後關係。

蔡明芳舉例最近剛剛在美國上市的滴滴打車,仍然受到中國政府規定下架APP、國安部門進駐等嚴格管制,就是因為滴滴打車實質營收發生在中國,這與蝦皮與騰訊與中共的關係如出一轍。蔡明芳也呼籲台灣政府要向國際看齊,對消費者而言蝦皮的優惠很吸引人,但政府的角色是讓資料不會外洩給任何國家掌控、確保消費環境的安全與乾淨。蔡明芳說台灣想和美國談TIFA,台灣政府至少要有能力釐清具有疑慮的中資,如果無法或不確定就不該讓他進來,跟上先進國家上對個資與技術保障愈加嚴謹的腳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