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日(12/5)排審中國國民黨黨團及該黨多位立委的提案,要修改《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將蔡政府任內所達成的年金改革進程,在明年一月一日畫下休止符。台灣經濟民主連合今日召開記者會,抗議年改倒退攄(tò-thè-lu),惡化國家財政,擴大貧富差距,犧牲青年世代未來。
賴中強:提案將嚴重破壞國家財政,惡化國家財政

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說明,根據原條文附表三之規定,退休公務員之月退休俸,依年資長短計算,最高所得替代率將從 2018 年最高 77.5%、最低 45%,分十年,每年調降 1.5%,至 2029 年最高 62.5%、最低 30% 為止。如果該黨提案完成立法,年金改革進程將會終止在今年的所得替代率最高 70%、最低 37.5%,而且修法後退休公務員年金還將依在職公務員薪資調整而調整。
賴中強批評,這樣的年改倒退攄,等於是把蔡政府的年改打對折,將會嚴重破壞國家財政,擴大貧富差距,犧牲青年世代未來。
2018 年年改法案通過時,蔡政府評估公教基金至少可以維持一個世代大概 30 年的財務穩健,不會破產。粗略地以 30 年打對折計算,中國國民黨黨團提案將使公教退休基金只能維持 15 年的財務穩健,2018 年至今已 6 年,再過 9 年的 2033 年,該項提案將造成公教退休基金破產。
賴中強強調,國家財政惡化的結果,勢必讓政府財政能力大受限制,難以擴大社會救助、維持租金補貼、維持學貸補貼、繼續興建社會住宅、擴大公共托育、開辦長照保險。這不僅會擴大貧富差距,更將犧牲青年世代的未來,讓年輕人背負「高稅收、低福利」的國家財政。賴中強呼籲,我們要向中國國民黨及提案立委提出嚴重的抗議與警告:這個國家不是只有退休公務員!
現有機制足以處理修法理由,軍公教特權將剝奪社會平等

經民連智庫研究員陳思妤表示:改革完的軍公教年金水準仍相對優渥,同時面對通貨膨脹的壓力,現行法律已經有相關因應的機制;最後一旦停止改革,軍公教退撫基金短期之內又會碰到財政危機,其後果勢必需要在職軍公教人員調高費率,以及國家預算挹注才能挺過。由工作處境艱辛的年輕世代「補貼」生活優渥的退休世代,是完全違背世代正義的逆分配。
藍營立委所提修正草案,理由寫到:「近年來物價飛漲飆升,對高齡族群影響擴大,本法規定逐年降低所得替代率,並與現職公務人員之調整機制脫鉤,實讓退休族不堪負荷,難以因應生活支出,國家也因此未善盡照顧晚年生活之義務,均有待修法改善」,因此必須修法停止緩降的步伐。
事實上,軍公教職業退休金如何因應通貨膨脹,早都已寫在相關法律明定,「…中央主計機關發布之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正、負百分之五時,應予調整,其調整比率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考量國家經濟環境、政府財政與退撫基金準備率定之;或至少每四年應予檢討」。
換言之,立法委員賴士葆等人所持物價飛漲之理由,並非無法藉由現行規範的機制來回應,軍公教族群的職業退休金(月領)分別在 2022 年及 2024 年調高 2% 與 4%。
其次,藍營立委現在想將現行「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5」調整月退休金,改為更容易達成的「累計成長率達±3」的標準。但當初為何標準設定在±5?就是因為勞工保險也是相同的規定,我們都希望所有國民福利待遇可以達到公平與一致的精神,現在藍營立委的做法等於打破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原則,再度為軍公教量身打造特權,比勞工更有利條件,引發的相對剝奪感將傷害社會團結。
第三,藍營立委、反年改團體別跳針。大法官已經針對年金改革做出解釋(釋字781、782、783),涉及不溯及既往與信賴保護原則等部分,皆無違反憲法,而且認為基於公共利益,年改有其必要(當時 15 位大法官之中,其中8位是由前總統馬英九所提名)。
最後,實際所得替代率更高。由於本法計算所得替代率的分母是本俸的兩倍,此數字通常高於公教人員實際薪資,因此會低估所得替代率,如果以實際薪資來做為分母,則所得替代率仍然偏高。舉例來說,公教人員退休所得只調降至 2023 年為止,則任職 35 年的公教退休所得法定替代率為 69%,但實質月退仍達 81.42%。
楊書瑋:提案將加劇「高齡化社會」、「世代不公」和「職業不平等」等結構性問題

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說明:每個人的生涯之中,都會面臨到的老年退休的問題。沒有薪資收入後的老年經濟安全的問題,有部分就必須仰賴以社會保險,因此就更著重於公平和永續發展,是台灣亟需建立的生命共同體的積極作法。
台灣勞工陣線針對這次年金改革倒退提案,持反對立場,認為此舉不僅是對既有改革的重大破壞,更進一步加劇「高齡化社會」、「世代不公」和「職業不平等」等結構性問題。
1. 高齡化社會的挑戰
台灣已經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政府財政必須在各領域中有效配置資源,是社會福利和長照體系的擴充。本次提案,將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勢必要排擠各項福利支出,難道老年人最重視的社會住宅和長照,年輕人關注的居住正義和公共托育就不要做了嗎?冒然的修法,最終使整體社會更難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
2. 世代不公將惡化
之前的修法改革,就是要爭取基金破產的時限,以凝聚更大的社會共識,強調世代的正義。年金改革倒退提案將使年輕世代背負「高稅收」的國家財政包袱,台灣青年面對的是低薪長工時的工作環境,縮短公教基金的財務穩健期限,原本預估可以到2051年的時效,將提早面臨財務危機。將使年輕人在低薪之下,更加重包袱,加劇世代間的不公平,部分階層的保障將以犧牲新興勞動者為代價。
3. 職業不平等將擴大
台灣的退休制度分散於各個不同的職業保險,本來就應該通盤檢討,才能讓社會更加團結,彼此信賴,只有仰賴政府撥補的年金改革不是改革,忽視各職業間平等原則,更將會造成社會對立,削弱國家凝聚力與團結。
台灣勞工陣線認為,年金改革不僅是財務問題,更是社會公平的實踐。必須平衡各世代及職業間的利益,避免讓財政負擔集中在未來的年輕世代或特定職業群體。任何改革倒退的提案,都是對公平與永續的嚴重威脅。因此,我們要求立法院須推動以公平為核心的年金制度改革,以確保國家財政穩健和社會的長期發展。
抗議年改倒退攄(tò-thè-lu),惡化國家財政,擴大貧富差距,犧牲青年世代未來
【記者會資訊】
主辦:台灣經濟民主連合
時間:2024年12月5日上午9點30分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前
主持:羅宜(台灣公民陣線執委)
發言:賴中強(經民連智庫召集人)
陳思妤(經民連智庫研究員)
楊書瑋(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
媒體聯絡人:陳思妤 0963-25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