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 – 鎖國,鎖進中國?(吳介民)

原刊載於2013/9/9自由時報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服貿黑箱」裡頭有個「北京議程」。

出版人郝明義反對「服貿」,辭去國策顧問,其中一個理由:罔顧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有各種定義:一個小國在經濟上,過度依賴對她有「領土野心」的大國,就是重大國安問題。

Image

單向依賴

台灣對中國(包含香港)的經貿依賴,有多高?看看這張圖。以兩岸貿易總額為分子,台灣GDP總額為分母,台灣對中國的依賴度,在一九九一年是十一.七%,二○一一年到達三十八.○%。二十年之間,增加兩倍有餘。反觀中國,對台灣的依賴度,在一九九一年是三.○%,二○一一年是二.五%,不升反降。這表示:一、台灣把最多的雞蛋放在中國籃子;二、中國的經濟總量膨脹得很快,速度遠大於台灣。

兩岸之間的經貿關係,極度不對稱,台灣依賴中國多,中國依賴台灣少。新自由主義制度論者,經常使用「互相依賴」的概念,但兩岸間的實際情況是「不對稱互賴」或「單向依賴」,台方的「脆弱性」與「敏感度」都遠較中方高。

單向依賴,問題在哪裡?一旦兩岸關係或地緣政治發生變動──例如社會動盪、外交危機、區域軍事衝突、戰爭、某種生產要素價格急劇上漲──台灣調整轉圜的難度愈高,受傷就愈深。

依賴的代價

德國在「第三帝國」期間歷經劇烈震盪,處在全球大蕭條餘波,使用強制手段力保經濟穩定,浥注財政於大量基礎建設與建軍備戰,以軍事力量為後盾擴張領土,迫害猶太人、其他少數族群與反對者,建立「極權主義體制」。但是,比較不為人知的是,第三帝國「元首」和他的統治機器,也善於靈活外交和「軟實力」;善於「做賠錢生意」,犧牲短期利益,換取長期戰略目標。

表面上的賠錢貿易,其實深具戰略意涵。根據政治經濟學家赫緒曼的研究,德國在第三帝國時代就曾執行「讓利」政策(包括交易價格優惠與採購保證),吸納周邊小國,專門生產德國所需物資(例如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或使之單邊依賴,而讓德國掌握「影響力槓桿」,在國際政治危機的時刻,強迫其接受德國的政策。保加利亞在一九三八年與德國的貿易結構,類似當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在東南歐六小國中,保加利亞最善於與德國周旋,但到一九四一年三月一日撐不住了,帝國「元首」強迫其吞下「三國和約」(德、義、日)。第二天,德國軍隊「應邀」進入保加利亞建立陣地。

德國第三帝國時期的歐洲政經史,使人不免警惕目前台灣的處境與東亞局勢。中共對台灣施展軍事與經濟兩手策略,對台灣主權宣稱的進逼,牽動與鄰近國家的多邊互動。「讓利、惠台」一向是北京甜蜜辭令,也確實「嘉惠」個別廠商與特權身分者。從早期的「台胞優惠」,到今天的「全省走透透」,從ECFA的早收清單,到服貿協議(部分條款),採取的都是「賠錢生意」策略。賠錢的生意有人要做嗎?正因為「讓利」這說辭給得如此順口,實在有必要尋索大國背後的戰略意圖。

鎖國神話

回顧兩岸經貿史,一九八七年蔣經國允許老兵返鄉探親,是台灣對當代中國「開港」的起點。台灣經濟往中國鎖定,是一條長達二十五年的路徑。一九九一年,對中依賴度是十一.七%。北京一九九二年啟動沿海大戰略,大力招商引資,台灣出現第一波「大陸熱」。到了二○○○年,依賴度升高至二十.七%;該年起,一路飆升,二○○七年依賴度達到三十六.一%。二○○八─○九年稍降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

二○○○年民進黨執政。在媒體惡鬥本土政黨的年代,動不動譴責民進黨「鎖國」。但回首這段兩岸經貿史,「鎖國神話」並非事實。

民進黨執政期間,台灣持續對中國「開港」,依賴度一路攀升,這顯示民進黨並非「民粹鎖國」;另一方面,可見民進黨這個「本土政權」,在兩岸經貿政策上與國民黨的實際差異,遠非媒體所誇大的程度。換言之,民進黨是否曾經執行一條降低對中國依賴的產業發展道路?沒有。

台灣沒有鎖國,只有鎖進中國。

服貿爭議提醒台灣,重新思索經濟上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