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政綱」是非候選人的積極公民政治參與。
台灣公民陣線曾於前次總統大選提出「2020公民政綱」,希望從公民團體長年倡議的主張中,提出足以影響關鍵選民投票行為的階段性政策綱領,與社會各界對話,並說服總統、立委候選人採納。
2024年大選已經結束。很遺憾地,雖然在民主國家,候選人及政黨的政見提出、論辯與選民投票的過程,本應扮演凝聚國家未來發展共識的功能,然而本次大選,媒體輿論聚焦於「藍白如何合」、「三位總統候選人違建」、「中共以假民調與旅遊團介選」,相對地,候選人真正論辯公共政策議題的空間相當有限。
然而,台灣所面對的社會、經濟、國防、國家安全與民主防衛等重大問題,急待國民凝聚共識。在前述紛擾隨著大選結束而暫歇之際,各政黨及公民社會應該重新沉澱思考,彼此心中對國家藍圖的願景,展現民主制度該有的理性論辯態度。這項討論的過程勢必漫長,我們誠摯建議除三黨總統候選人政見外,可以經民連智庫及台灣公民陣線過去半年所發表的「2024公民政綱」作為各方討論對話的基礎。
——————————————————————
2023.08.08 首場發表會(15、16號政綱)
2023.09.14 發表會(17、18號政綱)
2023.11.22 發表會(19、20號政綱)
2023.12.04發表會(22、25號政綱)
2023.12.12發表會(23、24、26號政綱)
2023.12.20發表會(27、28、29、30號政綱)
2023.12.26發表會(21、31、32、33號政綱)
2023.12.28通過後公告(34、35、36、37、38、39號政綱)
——————————————————————